PE薄膜凹印案例说明的薄膜套印基本原理
PE薄膜容易拉伸变形,在机组式凹印机上印刷时套印精度是个大问题,尤其当PE薄膜的厚度只有40~50μm时,由于套印误差超标造成的损耗会很大,令不少印刷企业望而生畏。
PE薄膜的密度较低,LDPE薄膜的密度为0.91~0.92g/cm3,MDPE薄膜的密度为0.94g/cm3,HDPE薄膜的密度为0.96g/cm3。PE薄膜的软化温度也低,LDPE的软化温度为94℃,HDPE的软化温度为128℃,LLDPE的软化温度为107℃,VLDPE的软化温度为61~70℃,mPE的软化温度为81~113℃,UHMWPE的软化温度为132℃。由于软化温度与薄膜受热时在较大张力拉伸下的变形温度还有些差别,因此采用机组式凹印机印刷PE薄膜时,如果也像印刷PET薄膜或BOPP薄膜那样,将各色组的烘干温度设定在60~70℃,PE薄膜必然变形而无法控制套印精度。因此首要的问题是烘干温度的设定必须比较低,必须远离PE薄膜的软化温度。
用机组式凹印机印刷PE薄膜,尤其是较薄的PE薄膜,是现代凹印机制造业目前的一个局限。目前的凹印机在印刷BOPP、BOPA、BOPET等经过双向拉伸定型的薄膜时,套印精度方面是没有大问题的,即使是印刷厚度仅为12~15μm的BOPA薄膜或BOPET薄膜,或者20μm的BOPP薄膜,都不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现代凹印机保证套印精度的两个主要手段是:卷料的张力控制系统与电脑控制的光电套准装置。张力控制系统保证了卷料传递过程中的匀速特点;光电套准装置的光电检测头,读取薄膜上印刷的光标,同前一色组的光标作前后距离的比较,根据前后色组光标的偏离数值,及时作出调整。在采用伺服控制系统以后,凹印机套准装置的反应灵敏度和响应速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套准时间缩短,精度提高。但是,套准装置的基本原理并不是光电检测头找到光标位置就能将版辊调整到该位置,它是根据光标的前后位置先判断出它的运动趋势,并提前使版辊到达相应位置与之配合,使之套准。因此,印在薄膜上的光标运动的稳定性对套准来说其实是最为关键的。目前的凹印机传动控制模式是建立在机械运动的数学模型控制上,而对于不同软化温度的薄膜、不同厚度的薄膜、不同印刷宽度的薄膜,尚难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在薄膜变形方面目前还无法提供确切、有效的补偿和控制。因此,在机组式凹印机上印刷PE薄膜时,在现有的张力控制系统和热风干燥系统等固有条件的配合下,如何得到像双向拉伸定型薄膜上一样的印刷套准效果,就成了困扰凹印行业的一个大问题。
PE薄膜的密度较低,LDPE薄膜的密度为0.91~0.92g/cm3,MDPE薄膜的密度为0.94g/cm3,HDPE薄膜的密度为0.96g/cm3。PE薄膜的软化温度也低,LDPE的软化温度为94℃,HDPE的软化温度为128℃,LLDPE的软化温度为107℃,VLDPE的软化温度为61~70℃,mPE的软化温度为81~113℃,UHMWPE的软化温度为132℃。由于软化温度与薄膜受热时在较大张力拉伸下的变形温度还有些差别,因此采用机组式凹印机印刷PE薄膜时,如果也像印刷PET薄膜或BOPP薄膜那样,将各色组的烘干温度设定在60~70℃,PE薄膜必然变形而无法控制套印精度。因此首要的问题是烘干温度的设定必须比较低,必须远离PE薄膜的软化温度。
用机组式凹印机印刷PE薄膜,尤其是较薄的PE薄膜,是现代凹印机制造业目前的一个局限。目前的凹印机在印刷BOPP、BOPA、BOPET等经过双向拉伸定型的薄膜时,套印精度方面是没有大问题的,即使是印刷厚度仅为12~15μm的BOPA薄膜或BOPET薄膜,或者20μm的BOPP薄膜,都不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现代凹印机保证套印精度的两个主要手段是:卷料的张力控制系统与电脑控制的光电套准装置。张力控制系统保证了卷料传递过程中的匀速特点;光电套准装置的光电检测头,读取薄膜上印刷的光标,同前一色组的光标作前后距离的比较,根据前后色组光标的偏离数值,及时作出调整。在采用伺服控制系统以后,凹印机套准装置的反应灵敏度和响应速度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套准时间缩短,精度提高。但是,套准装置的基本原理并不是光电检测头找到光标位置就能将版辊调整到该位置,它是根据光标的前后位置先判断出它的运动趋势,并提前使版辊到达相应位置与之配合,使之套准。因此,印在薄膜上的光标运动的稳定性对套准来说其实是最为关键的。目前的凹印机传动控制模式是建立在机械运动的数学模型控制上,而对于不同软化温度的薄膜、不同厚度的薄膜、不同印刷宽度的薄膜,尚难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在薄膜变形方面目前还无法提供确切、有效的补偿和控制。因此,在机组式凹印机上印刷PE薄膜时,在现有的张力控制系统和热风干燥系统等固有条件的配合下,如何得到像双向拉伸定型薄膜上一样的印刷套准效果,就成了困扰凹印行业的一个大问题。
相关资讯:
·凹版印刷的版滚筒雕刻方法[1-14]
·凹印油墨的印刷适性参数[1-14]
·排除凹印油墨常见四大故障,招到弊[1-14]
·凹印薄膜套印同卷料张力基本无关的[10-29]
·凹印张力控制参数须经过计算确定[10-29]
·凹印套印收放卷段的张力控制[10-29]
·经典的凹印张力控制理论[10-29]
·凹印的印刷压力对卷料传递产生的阻[10-29]
·薄膜凹印的套印是两个机械运动的合[10-29]
·现行的凹印套印技术的基本现状[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