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溶剂残留量合格与否的标准

1、国家标准


  我国关于溶剂残留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GB/T10004-1998《耐蒸煮复合膜袋》标准规定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10mg/m2,但未指明分别是哪种溶剂。另一个是GB/T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标准规定溶剂残留小于等于10mg/m2,其中苯类小于或等于3.0mg/m2。这  两个标准都是推荐标准,并非国家强制标准。


2、企业内部标准
  方便面生产厂一般要求包装袋溶剂残留小于或等于10mg/m2,其中苯类小于等于3.0mg/m2;某奶粉生产厂家要求包装袋溶剂残留小于或等于10mg/m2,其中苯类小于等于2.0mg/m2;巧克力生产厂一般要求溶剂残留小于等于5mg/m2,不含苯类溶剂。


  为什么要控制溶剂残留量呢?
  根据医学试验证明:  有机溶剂侵入人体可造成累积性中毒(慢性中毒),  根据溶剂的毒性强弱分为:
  A.  无毒性:水
  B.  弱毒性: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
  C.  中毒性:苯、二甲苯、甲醇、丁酮
  D.  强毒性:二氯乙烷、四氯乙烷


  几种常见溶剂对人体的损害:
  甲苯:对中枢神经刺激较大,容易造成人体慢性中毒,引起食欲减退、消瘦,白血球减少、贫血,对肝肾有一定损害。
  二甲苯:对皮肤刺激比较强,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丁酮:毒性较大,有麻醉作用,能引起中枢神经功能下降,刺激眼睛和气管。
  异丙醇: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乙酸乙酯:有麻醉作用,刺激眼睛和黏膜。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