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说:镀铝膜的镀铝迁移现象
①镀铝膜与其它薄膜复合时,镀铝层转移至印刷膜上一点不留,造成剥离强度下降,使产品的耐内容物性能下降,影响产品质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特点是PET镀铝膜产生迁移现象较多,因为PET本身是一种极性材料,真空蒸镀时与铝原子外层电子相结合,形成电子层叠加,真空蒸镀时的材料按原来的工艺是首先在基材膜上底涂一层聚氨脂胶,然后进行真空镀铝。近几年来,由于原材料的低价竞争,迫使镀铝膜厂家降低成本,减少工艺环节,没有进行底涂,现在市场上所售出的普通镀铝膜,大部分都没有底涂胶,只有所谓的镀铝级镀铝膜是有底涂胶的。这种普通镀铝膜和普通胶水复合极易造成镀铝迁移现象。如果胶粘剂最好,镀铝本身质量太差,最好的复合工艺、操作技术也解决不了迁移问题,因此选用镀铝膜本身的质量是解决迁移问题的关键。近几年来的技术进步,可能也有没有底涂胶的镀铝膜,牢度很好。
②选好镀铝膜后,再选用胶粘剂、粘合剂的质量是解决镀铝膜迁移最有效的方法,在复合镀铝膜时,要选用分子量中等,分子量分布较均匀的,溶剂释放性好,涂布性好的粘合剂,分子量小的粘合剂,虽然涂布性能较好,但分子之间的活动能力强,容易透过极薄的铝层而破坏涂层。也不要选择分子量大,分子量分布不均匀的且溶剂本身渗透能力强的会破坏涂层胶粘剂,还会影响粘接强度,同时分子量大的粘合剂在生产过程中,其分子量分布必然不均匀。
③增强胶膜的柔软性,在配胶时适当减少固化剂使主剂与固化剂的反应程度降低,减少胶膜脆性,使其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伸展性,有利于控制镀铝膜转移。
上胶量的控制,涂布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过多胶层厚熟化时间长,粘合剂中的分子有足够的活动能力,破坏铝层,过少引起产品的剥离强度,复合牢度不好,镀铝膜的上胶量一般在干胶量3g/m2。
④减少熟化时间,提高熟化温度,原则上镀铝膜熟化要掌握高温短时,切勿低温长时间自然熟化,在复合工艺中张力控制也是不可忽略,当张力不平行,也会造成铝层位移现象。
②选好镀铝膜后,再选用胶粘剂、粘合剂的质量是解决镀铝膜迁移最有效的方法,在复合镀铝膜时,要选用分子量中等,分子量分布较均匀的,溶剂释放性好,涂布性好的粘合剂,分子量小的粘合剂,虽然涂布性能较好,但分子之间的活动能力强,容易透过极薄的铝层而破坏涂层。也不要选择分子量大,分子量分布不均匀的且溶剂本身渗透能力强的会破坏涂层胶粘剂,还会影响粘接强度,同时分子量大的粘合剂在生产过程中,其分子量分布必然不均匀。
③增强胶膜的柔软性,在配胶时适当减少固化剂使主剂与固化剂的反应程度降低,减少胶膜脆性,使其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伸展性,有利于控制镀铝膜转移。
上胶量的控制,涂布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过多胶层厚熟化时间长,粘合剂中的分子有足够的活动能力,破坏铝层,过少引起产品的剥离强度,复合牢度不好,镀铝膜的上胶量一般在干胶量3g/m2。
④减少熟化时间,提高熟化温度,原则上镀铝膜熟化要掌握高温短时,切勿低温长时间自然熟化,在复合工艺中张力控制也是不可忽略,当张力不平行,也会造成铝层位移现象。
相关资讯:
·镀铝薄膜的包装印刷方法[10-8]
·镀铝膜复合产品剥离强度较差[10-8]
·印刷薄膜油墨层大部份脱层[10-8]
·镀铝复合膜镀铝层“转移”现象[10-8]
·复合镀铝膜白色斑点消除方法[10-8]
·镀铝复合薄膜两种复加工方式[10-7]
·柔性版印刷油墨难以流动解决之招[10-7]
·软包装干式复合白点及变脆问题[10-7]
·复合膜透明度差故障解决[10-7]
·复合膜粘在冷却钢辊表面解决[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