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流挂的故障现象

流挂故障现象:
     当在垂直的表面进行油墨的包装印刷和光油涂布整饰的生产工艺流程中,  油墨或上光油在成膜时往往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A、当墨或油接触承印物一下铺展;B、当达到一定重力在最后一刻铺展;C、接触承印物逐渐铺展),  这种流动情况保持到成膜之后,  从而形成表面流(铺展)不平,  上下膜厚薄不匀以及底部边缘增厚等状态,上述三种情况,我们希望看到的是C的状况。因为从观察到的流动性,  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铺展任务,但A往往产生水纹,B往往产生裂纹。这样我们根据上述流痕的形状又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流挂:油墨和上光油向不上不下(前)流动并逐渐增厚。或滞留在底边上,于燥固化后往往照原样保留;(2)流淌:油墨或光油在被机械印刷在承印物表面时,  大面积流挂,常称水纹;(3)流坠:这是本文所讲B状况,  即印刷、涂饰或升温干燥过程中产生局部流挂,  形成波浪形(水纹)、半圆形(气纹)或条纹状的次废品。
产生原因:
     从油墨或上光油流挂的本质上讲,其产生与印刷、涂布过程中油墨的或光油的流动性或流变特征有关联。有时候则与承印物的处理好坏有关,如在附着不良的光滑表面印刷或涂布的压力依旧时,也容易出现流挂状况。当我们调整了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流变特性后,  大大促使了油墨或上光油在高剪切速度下,  印刷涂布具有的低粘度,  进而有利于该油墨或上光油的流平性。同时我们在低剪切速度下(油墨或上光油成膜)具有高粘度便防止了流挂,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任务,  大多数厂家采用适当的低粘度、高含量树脂连结料,选择PH值适中的颜、填料及助剂制造的油墨或上光油使之具有一般印刷的触变性。其追求预防流挂和达到流平这一矛盾的统一目的。
     包装印刷油墨和上光油的粘度在印刷、涂布过程中与溶剂挥发速率及挥发梯度的关系很大。溶剂挥发的平衡快,  油墨增粘快,  有利于预防流挂,但不易流平。对于热固性或光固化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干燥固化速度直接与粘度变化有关。反应慢、粘度低容易流挂是我们应慎重对待的任务。
     我们知道,温度、光强对粘度的影响很大,挥发干燥性、氧化渗透干燥性、光固性、热固性的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体系中,  氨基油墨的湿膜在高温烘烤时粘度下降而引起流挂的现象是十分头痛的故障之一。通常采用“湿对湿”的印刷解决此问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牛顿流体在垂直面上受重力作用的流动状态。如果不考虑墨膜或油膜干燥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流出(铺展)的速度与流出的墨或油墨铺展的状况,  这与油墨或上光油的密度、重力加速度;油墨、光油膜的粘度和成膜的厚度有关。
     实际上,包装印刷油墨或上光油的粘度在质子接受体(酸)和电子给予体(碱)相协平衡过程和成膜和干燥过程是非牛顿型流体。从上述两个形式中可以看出,  并不适合适用于油墨或上光油。但可以看出与膜厚n的平方以及D与n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为预防流挂,严格控制墨膜或油膜厚度是至关重要的。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油墨或上光油的屈服值以提高流挂极限一一它们之间成正比关系。还有可以采用“湿对湿”  的印刷涂饰或超高速杯式的静电印刷机等新技术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策方案:
     流挂和流平是油墨包装印刷和光油涂布开发的最常见故障之一,开发能够满足油墨印刷操作,  光油涂饰要求具有一定触变性的油墨或上光油是预防流挂的基础。
     其一,针对不同的油墨、光油选择防流挂助剂和流平剂的适当组分是有效的途径。若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助剂是发展的方向。再如水墨加入Ⅷ  一2OO  S溶剂型油墨加入Ⅷ  一2  7偶联剂,便可增加粘度,提高光泽,凝胶、已胶化的油墨加入TH一3便可立即流动,预防堆版印不上墨。其二,正确选择溶剂和稀释剂,  控制油墨或上光油粘度及干燥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其三,有光的热固油墨或上光油,  光固化的UV油墨或上光油采用上述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墨膜、油膜重印、重涂或预先打磨处理。其四,包装印刷或涂布整饰,严格墨膜、油膜厚度管理,印刷上光时对操作工的技能考核,  对各承印物的印刷制品的质量参数曲把关,以及空气压力、印制速度、干燥时间、吹风角度、套印间距等均应掌握。其五,严格控制印刷、涂饰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包括时间、温度、湿度、换气和通风控制等等。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