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印刷或光油涂布后粘连、迁移故障现象
粘连、迁移故障现象:
在数千种包装承印物中,例如软质的聚氯乙烯或纤维素类塑料等,油墨印刷或光油涂布后出现墨膜的软化,其它承印物的表印后出现粘连、迁移、回粘现象。相反一些含有增塑剂的油墨或上光油、软化点过低的油墨体系的连结料树脂,经过一段时间,墨膜或油膜层发脆若增加过量的增塑剂,一旦被承印物吸收,就是反迁移。
产生原因:
软化点过低的树脂连结料或过量的增塑剂在塑料和墨层之间的可迁移性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这种制约具有以下条件:(1) 与承印物的种类和类型有关, 当仅为增加承印物弹性加入少量增塑剂时,迁移性小,而软质的软包装塑料制品中常常含有比较多的增塑助剂,难免不发生迁移现象。然而, 化学稳定性好和分子量大的承印物发生上述现象的可能性就会小些。(2)与增塑助剂的种类有关。增塑剂的迁移性与其本身的粘度的平方成反比,这与分子量太小、分子结构、低聚物增塑助剂是否带有支链等有关。增塑助剂与塑料承印物之间的内聚能越接近,相互结合就越高,迁移性越越小。(3)与承印物塑料的多次的加工方法及包装印刷或涂布整饰和生产工
艺有关,如温度高、时间长容易发生粘连及迁移。
对策方案:
在包装印刷制品中,为解决因油墨、光油体系树脂软化点低而粘连和增塑助剂的迁移问题, 我们应从承印物塑料和印刷油墨或上光油两个方面考虑:
(1)尽可能采用软化点高的树脂作为油墨或上光油的连结料, 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增塑剂,
(2) 尽可能选用迁移性小或非迁移的增塑助剂。
(3)力求使油墨或光油与承印物之间的亲和性达到最佳状态(平衡)。在日常生产中,为了包装印刷的目的, 我们往往改变承印物本身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对包装印刷制品中增塑助剂、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参数不得而知, 这就要求油墨或上光油的研究单位或生产企业结合表面预处理对油墨或上光油的配方设计中的配伍成份通过实践去调节。
在数千种包装承印物中,例如软质的聚氯乙烯或纤维素类塑料等,油墨印刷或光油涂布后出现墨膜的软化,其它承印物的表印后出现粘连、迁移、回粘现象。相反一些含有增塑剂的油墨或上光油、软化点过低的油墨体系的连结料树脂,经过一段时间,墨膜或油膜层发脆若增加过量的增塑剂,一旦被承印物吸收,就是反迁移。
产生原因:
软化点过低的树脂连结料或过量的增塑剂在塑料和墨层之间的可迁移性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这种制约具有以下条件:(1) 与承印物的种类和类型有关, 当仅为增加承印物弹性加入少量增塑剂时,迁移性小,而软质的软包装塑料制品中常常含有比较多的增塑助剂,难免不发生迁移现象。然而, 化学稳定性好和分子量大的承印物发生上述现象的可能性就会小些。(2)与增塑助剂的种类有关。增塑剂的迁移性与其本身的粘度的平方成反比,这与分子量太小、分子结构、低聚物增塑助剂是否带有支链等有关。增塑助剂与塑料承印物之间的内聚能越接近,相互结合就越高,迁移性越越小。(3)与承印物塑料的多次的加工方法及包装印刷或涂布整饰和生产工
艺有关,如温度高、时间长容易发生粘连及迁移。
对策方案:
在包装印刷制品中,为解决因油墨、光油体系树脂软化点低而粘连和增塑助剂的迁移问题, 我们应从承印物塑料和印刷油墨或上光油两个方面考虑:
(1)尽可能采用软化点高的树脂作为油墨或上光油的连结料, 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增塑剂,
(2) 尽可能选用迁移性小或非迁移的增塑助剂。
(3)力求使油墨或光油与承印物之间的亲和性达到最佳状态(平衡)。在日常生产中,为了包装印刷的目的, 我们往往改变承印物本身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对包装印刷制品中增塑助剂、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参数不得而知, 这就要求油墨或上光油的研究单位或生产企业结合表面预处理对油墨或上光油的配方设计中的配伍成份通过实践去调节。
相关资讯: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如何使UV油墨/光油牢固地黏附?[1-14]
·塑料凹印油墨应如何正确选用溶剂?[1-14]
·印刷不清晰?塞版问题一一解决![1-14]
·在线干式复合机电晕处理工艺[1-14]
·塑料凹版印刷浅网版质量,该如何控[1-14]
·油墨附着不牢而出现掉色、粘连、过[1-14]
·尼龙膜复合后容易剥离撕开的原因?[1-14]
·油墨墨膜、光油油膜产生裂纹的故障[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