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问题造成的墨辊脱墨处理
脱墨的原因:脱墨指油墨在墨斗内不随墨斗转动,而与墨斗轴分离,使得串墨辊、匀墨辊不上墨。说墨后,将影响墨辊正常传墨,使印版得不到所需要的油墨而变淡,造成印件墨色深浅不一。常见的脱墨有如下原因:
(1)油墨油性不足,粘度小,不能带动油墨随着墨斗轴的转动而运动,引起脱墨。
(2)油墨流动性差,不易流入墨刀轴与刀片之间,影响下墨引起说墨。
(3)油墨胶化成冻胶状态,使粘度和流动性降低,失去印刷性能,而静止在墨斗上引起脱墨。
(4)油墨含油量太少,粉质太多,不能很好的传递颜料颗粒而停留在墨斗内形成脱墨。
(5)油墨干燥太快,使墨斗轴干结固化,失去传墨性能,并阻塞墨斗辊与刀片之间的间隙,形成脱墨。
(6)油墨内墨皮、残渣等杂质过多,阻塞墨斗与刀片之间的间隙,影响下墨形成脱墨。
(7)水斗药水酸性太强或阿拉伯树胶液用墨过多。
(8)版面水分太大。
处理方法:
(1)油墨问题造成的墨辊脱墨,黑墨较为多见。以油烟里灰制造的油墨油性大,不会产生脱墨。而以炭粉为原料的黑墨油性差,脱墨现象时有产生,可用稀调墨油调稀一些,如果产品图像反差大,不能将墨调稀时,可在墨中滴些油酸解决。
(2)油墨粘度小且墨丝短,常见于用撤淡剂调配的浅色墨,这种油墨极容易乳化,水斗中酸液侵入油墨中,腐蚀墨辊表面,使墨辊表面产生亲水层,从而排油脱墨,这时可适当在油墨中加入浓调墨油,以增加粘度。
(3)发生墨辊脱墨现象后,应尽量减小版面水分并降低水斗药水酸度,去掉阿拉伯树胶液。
(4)油墨太厚太硬,适当加入6 号调墨油来增加其流动性。
(5)勤搅动墨斗并去除墨斗内里皮及杂质,防止油墨干燥或胶化,防止脱墨现象。
(1)油墨油性不足,粘度小,不能带动油墨随着墨斗轴的转动而运动,引起脱墨。
(2)油墨流动性差,不易流入墨刀轴与刀片之间,影响下墨引起说墨。
(3)油墨胶化成冻胶状态,使粘度和流动性降低,失去印刷性能,而静止在墨斗上引起脱墨。
(4)油墨含油量太少,粉质太多,不能很好的传递颜料颗粒而停留在墨斗内形成脱墨。
(5)油墨干燥太快,使墨斗轴干结固化,失去传墨性能,并阻塞墨斗辊与刀片之间的间隙,形成脱墨。
(6)油墨内墨皮、残渣等杂质过多,阻塞墨斗与刀片之间的间隙,影响下墨形成脱墨。
(7)水斗药水酸性太强或阿拉伯树胶液用墨过多。
(8)版面水分太大。
处理方法:
(1)油墨问题造成的墨辊脱墨,黑墨较为多见。以油烟里灰制造的油墨油性大,不会产生脱墨。而以炭粉为原料的黑墨油性差,脱墨现象时有产生,可用稀调墨油调稀一些,如果产品图像反差大,不能将墨调稀时,可在墨中滴些油酸解决。
(2)油墨粘度小且墨丝短,常见于用撤淡剂调配的浅色墨,这种油墨极容易乳化,水斗中酸液侵入油墨中,腐蚀墨辊表面,使墨辊表面产生亲水层,从而排油脱墨,这时可适当在油墨中加入浓调墨油,以增加粘度。
(3)发生墨辊脱墨现象后,应尽量减小版面水分并降低水斗药水酸度,去掉阿拉伯树胶液。
(4)油墨太厚太硬,适当加入6 号调墨油来增加其流动性。
(5)勤搅动墨斗并去除墨斗内里皮及杂质,防止油墨干燥或胶化,防止脱墨现象。
相关资讯: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如何使UV油墨/光油牢固地黏附?[1-14]
·塑料凹印油墨应如何正确选用溶剂?[1-14]
·印刷不清晰?塞版问题一一解决![1-14]
·在线干式复合机电晕处理工艺[1-14]
·塑料凹版印刷浅网版质量,该如何控[1-14]
·油墨附着不牢而出现掉色、粘连、过[1-14]
·尼龙膜复合后容易剥离撕开的原因?[1-14]
·印刷中的糊版原因及处理方法[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