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与计算机直接制柔印版工艺的比较
传统柔印制版工艺与计算机直接制柔印版工艺的比较
1)传统柔印制版工艺的不足
传统柔性版的制作工艺为:底片制备->背面曝光->主曝光->洗版->烘干->去粘->后曝光。与数字化制版工艺相比,传统的柔版制版工艺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缺陷:
①高光部分网点容易丢失,暗调部分网点容易并级。柔性版印刷阶调稿时,在高光部分,网点呈明显的两极分化,要么小网点(5%以下的网点)在晒版时就已损失,成为绝网;要么网点增大率过大,成为已接近中间调的网点。在暗调部分,网点大约在85%左右就会处于实地状态。
②由于较小网点在印刷时容易丢失,为了再现原稿的阶调,往往采用较粗的网线数来进行制版和印刷。因此,传统柔版的定位只能局限于低档产品的印刷。
③主曝光时胶片与版材接触,容易有灰尘侵入,造成印版聚合不良形成凹陷,抽真空时易发生真空泄露,使得底片与版材贴合不紧密,造成图文边缘不实。
④印前系统比较复杂,过多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巧,曝光时间由图文决定,不易控制。
⑤高光部分的网点将高于实地部分,印刷时,高光部分受到较大的印刷压力,会引起较大的网点增大。
2)计算机直接制柔性版的优势
在CTP的工作流程中,阴图胶片的制作工序已经被直接在印版上成像工艺所取代。胶片的取消使质量上的损失达到最小。生产实践中已经证明计算机直接制柔性版有如下优势:
①将柔印CTP版材与传统印版的外观进行比较,前者的表面更加光滑,印版图文的各个部分(从分离的网点、实地网点直到精细的高光区小网点)几乎在一个平面上;而传统的柔印印版,高光区的细小网点通常比其它部分突出,即使修版后,这些网点的顶端也比同一块版上的实地部分高出几微米。这意味着在印刷过程中,实地部分被完全印上之前高光区的网点就被压缩了,从而造成较严重的网点扩大。相反,CTP印版提供了更一致的印刷特性,有效降低了网点扩大率。印刷时能再现5%的网点,这在传统柔印工艺中难以做到。
②CTP印版上的所有图像区域的尺寸在成像时都被缩小了一些,这表明每一条线条,每一块实地区域,尤其是网点都被缩小几个微米,有效地补偿了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由于这种尺寸的缩小处理已经自动地集成到实际生产中,所以对印前工作流程和图像质量并无负面影响。而在传统制版方式中,这二者却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因为在传统制版方式中尺寸的缩小操作是作为一种中间工序由人工应用到胶片上的。
③提高制版速度,降低制版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如杜邦公司开发出赛丽快速系统,用热显影替代溶剂显影,整个加工过程处于一种完全干燥状态,避免了溶剂洗版过程中因溶剂浸入版材而引起的版材轻微膨胀变形;减少了洗版、干燥因素对网点扩大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制版的速度。赛丽快速系统是一种热加工版。
④与传统柔性版相比,数字感光树脂版在印刷时总是网点中心先接触到承印材料,所以容易千万空心网点中。
⑤采用柔印CTP后,可以将异地的数据,无损地传输至附设的激光装置,进行高效的制版加工。
⑥采用柔印CTP后,印刷机的印刷准备更快且更加容易。即使是采用套筒技术的印刷机,在传统制版的工作方式下,印刷一批六色印件至少需要半小时去换版。然而,采用柔印CTP后,可大大减少印刷机的印刷准备时间。
另外柔印CTP印版质量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印刷品的质量。可以扩大柔印的产品范围。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如何使UV油墨/光油牢固地黏附?[1-14]
·塑料凹印油墨应如何正确选用溶剂?[1-14]
·印刷不清晰?塞版问题一一解决![1-14]
·在线干式复合机电晕处理工艺[1-14]
·塑料凹版印刷浅网版质量,该如何控[1-14]
·油墨附着不牢而出现掉色、粘连、过[1-14]
·尼龙膜复合后容易剥离撕开的原因?[1-14]
·计算机直接制套筒印版技术[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