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包装印刷业何以迅速崛起?
桐城包装印刷产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以双港和新渡镇为主体,初期以推销员的形式,以小农经济的身份闯进市场。最初的产品形式单一,塑料背心袋。生产工艺简单,一两台吹塑机,两三个人,就是一家小型的加工厂。由于门槛低,形成了千家万户做塑料袋的局面。时值国内的消费市场刚刚兴起,作为方便消费的背心袋,市场需求空间巨大,桐城的声名也随着10万推销员大军走向全国。从90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星罗棋布的产业格局。
桐城包装印刷行业近10年来的发展,行业整体发生了质的飞跃,超过了过去20年的发展。桐城包装印刷业何以迅速崛起?
对新技术的不懈追求。这是桐城包装印刷业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重要的内生性因素。
从简单的塑料包装到纸质、金属和特种材料包装;从传统的铅字印刷到现代化数字化印刷;从平印到胶印、凹印、柔印;从黑白印刷到十二色彩印,从有墨印刷到无墨镭射印刷……技术档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众多企业纷纷引进海德宝、罗兰等国际一流设备,加速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日益扩大。维维、纳爱斯、金丝猴、雕牌等国内知名企业,纷纷与桐城包装印刷企业签定长期合作关系。
行业交流,是迅速崛起的市场推手
2001年,与中国包装报合作举办了第一届包装印刷设备展销会暨技术交流会,此后,每年举办的技术交流会或展销会,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同仁。仅2007年,就有近百家包装印刷设备、制膜设备及原辅材料供应商踊跃参会。2003年,成立了桐城市包装印刷协会。桐城市包装印刷设备技术交流会或展销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展销会或技术交流会的举办,不仅为产业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而且直接推动了桐城包装印刷的产业集群品牌。
随着市场对高质量的包装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桐城包装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原有的设备及技术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发展迫切需要高品质的设备。据统计,近几年来,桐城市包装印刷企业的设备需求量每年都在600多台(套),企业的设备更新能力也愈加强劲,达30%以上。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每届技术交流会或展销会,都吸引了大批的设备制造商前来参会。据统计,每届展销会现场成交量都达到80%以上,仅2006年现场销售设备80多台(套),总成交额达5000多万元,其中价格在30-50万元的包装印刷设备及制膜设备的销售量占到了绝对比例。2007年全市的设备需求量比上年增加40%左右。
为使交流会成为桐城市包装印刷企业及全国各省市参展企业交流、供销的平台,每年展会之前,政府以多种渠道为展会造势。在继承往届展会的基础上,经贸洽谈会期间,组织各种技术交流会、与会企业产品展示会以及参观当地企业等多种活动。
2010年12月7至10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包装联合会举办的全国包装行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会上,吴三九荣获“支持中国包装行业优秀市长”奖,桐城包装印刷基地获“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奖,桐城包装印刷协会获“中国包装行业先进地方协会”奖,包装印刷协会程东升获“中国包装行业优秀秘书长”奖。金科公司董事长许幼平增补为中包联常务理事。世界包装组织副主席、亚洲包装联合会主席、中国包装联合会会长石万鹏为吴三九授奖。市委常委、副市长程万友代表桐城领取“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奖。
拓展商机,完善产业链
凭藉勇气和睿智,“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吃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的创业精神,桐城开创出一个千帆竞发的产业格局。难能可贵的是,桐城包装印刷业界并没有因此踌躇满志,而是在发展的同时,理性分析现状,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只有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清晰地把握市场脉搏,才能发现无限商机,壮大区域经济。
桐城的包装印刷产业起点较低,虽经多年磨砺,已形成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效应,但行业企业仍面临着一些不足:上游产品少,如包装机械和原辅材料生产商少,产业链不够完善;设备档次及产品档次不高,大多数企业面临技术及设备改造或更新;高端产品少,技术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产学研的联系不够,技术转移和转化能力较弱;企业管理层的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包装印刷行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它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配套包装印制服务。随着国内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类商品对包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发达国家,包装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均相当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包装印刷行业的地位将越发突显。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
桐城包装印刷产业的规模日益壮大,除包装印刷产品开发升级的市场潜力外,市包装印刷企业,对包装印刷设备及原辅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大。据初步统计,我市包装印刷机械设备大多属中、低档设备,纸张胶印设备除京天、铝塑、金润公司几家拥有进口海德堡、罗兰多色对开胶印机外,大多是低档次的单开单色、单开两色胶印机;凹版机除双永拥有高档无轴高速凹印机外,镀铝膜机除双永、凌云两家拥有外,其他企业均为空白,特别是塑料软包装行业,现有的包装印刷设备1200多台套(复合制袋机、五色以上凹印机、复合机、吹塑机、注塑机)均须在3-5年内更新换代。
另外,各种塑料印刷原辅材料及耗材需求量也相当大,塑料薄膜大约每年在15万吨以上,其中BOPP每年需求量约7.5万吨;各种高、低压粒子(含PE、PET、CPP)等每年需求量约25万吨左右;各种高、中低档油墨约1.5万吨;各种胶水、溶剂约1.8万吨以上;各种纸张约2万吨以上;印刷镀铝铁约2.8万吨以上;各种耗材需求量约2亿产值左右。据初步测算,包装印刷行业所需原辅材料占整个产值的60%左右。而包装印刷机械设备及原辅材料厂家在我市为数寥寥,仅原辅材料一项,就有很大的需求量,市场潜力和拓展空间巨大。因此,我市包装印刷行业,今后的投资及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应为,开发包装印刷机械和各种原辅材料工业项目,加速技术改造,加速企业扩张,完善产业链。
政府推动,宽松的发展环境
桐城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明末清初著名的桐城学派的发源地。近年来,桐城把包装印刷业的发展,作为培育优势产业,乃至作为发展市域经济的一项战略重点,戮力同心,精心构筑产业聚集平台,给予倾斜和扶持的产业政策,志在打造包装印刷产品生产基地品牌。
在基础设施及技术、人才、信息、政策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着力推动银企合作,仅2007年第九届银企合作就为百余家骨干包装印刷企业融资近10亿元;在产权制度改革上,以整体转让、拍卖、出售、摘帽换牌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全市包装印刷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个体私营包装印刷企业在民营经济中独领风骚。
为使桐城包装印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市职能部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定了桐城市2004年-2015年包装印刷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千万百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不仅在制度上给予保障,而且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厚的政策扶持,让企业轻装上阵;为企业搭建发展的平台,全市围绕包装印刷产业建立了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个特色工业园。行业的集约化经营,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产业平台,抱团发展
桐城民营经济开发区,是安徽唯一冠以“民营”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现已入驻的重点项目有:金田集团易降解双向拉伸聚酯膜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008年投入生产。截至目前,该项目是桐城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来单个项目总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辖区内包括金科印务、金润印务、兴达集团、富林包装、天马印铁、红星包装、科信包装、运城制版等2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包装印刷企业。
2009年9月7日,省政府正式批准筹建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双新经济开发区位于桐城新渡、双港镇之间,规划面积按10平方公里控制,共涉及新渡镇伊洛、罗潭村和双港镇永上、三友村共4个村。双新经济开发区将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包装印刷等产业。
未来双新经济开发区:一是要配合国家发改委即将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结构转移示范区规划,将双新开发区建成高标准、有一定承接能力的示范园区。二是要建成小企业的乐园,着力解决一部分资金不足创业者的难题。据初步调查,桐城南部地区从事包装印刷产业的人员中,社会资金充足,但用于创业又显捉襟见肘。这些资金如用来创业,只能购买土地和建设部分厂房,那么购买设备和流动资金就难以解决。因此,双新经济开发区可划出一定范围,建设投资公司,将标准化厂房、写字楼、职工公寓等设施,建成后出租给这部分人群,这样,就解决了该类人群的创业难题,几年后,从中一定可以孵化出若干个规模企业。三是园区主打产业是印刷包装行业,围绕产业链,在产品升级换代上加强引导,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
近几年来,我市包装印刷行业逐步形成较明显的行业特色优势。除省级民营经济开发区、双新开发区外,老梅、文昌、卅铺、吕亭、金神等,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块状经济已形成,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包装印刷业已成为园区主导产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专业化分工的产业格局。
此外,国家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桐城。中心检验对象涵盖塑料类有: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主要各类汽车、家电用塑料制品、降解高分子材料、日用塑料、塑料薄膜、塑料容器、塑料复合制品、塑料管材管件、塑料卷材板材、降解塑料、人造(合成)革,以及各类工程塑料、专用塑料;橡胶类:各类汽车、家电用橡胶制品、日用橡胶制品等。围绕检验范围主要开展国家高分子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地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检验、出口许可证产品检验,产品、体系、安全及环境各类认证检验及各类委托检验。基本具有检验、科研、培训、标准化信息服务等综合功能。
桐城国家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立,对促进区域包装印刷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支撑高分子材料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柔印中的油墨刮刀[1-14]
·我国药品塑料包装重点发展趋势[1-14]
·VOCs排污收费将实施试点方案[1-14]
·机组式柔印机与卫星式柔印机成为主[1-14]
·水性油墨在塑料印刷中的应用[1-14]
·100%可回收软包装会成为可能吗[1-14]
·塑料之乡、特色重镇--桐城新渡镇[2-5]
·塑料加工业的产业萌芽 桐城塑料加[2-5]
·桐城印刷工业溯源[2-5]
·桐城的包装印刷全行业资产总值达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