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加工业的产业萌芽 桐城塑料加工蓬勃兴起
70年代,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塑料加工业兴起。80年代,部分县办企业亦开始经营塑料加工业务。1983年,县办塑料加工工业企业有桐城塑料厂、孔城竹器社、练潭钮扣厂、罗岭农具厂、大关竹器社、桐城县第三服装、新安铁木社和范岗农具厂,从业人员64人,固定资产原值13.46万元,年产日用包装薄膜、薄膜包装袋、塑料绳等塑料制品85.64吨,产值36.95万元,利税2.67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5773元。1984年,双港印刷厂、县铅丝厂、县车辆配件厂、金神印刷厂和县制盒厂部分转产塑料包装袋。1985、1986年,先后有青草铁木社、县链条厂、大关化工厂部分转产塑料制品。1987年,有县办、乡镇办塑料加工业90家,职工4228人,固定资产原值656万元,年产值2826万元,利润122万元。其中县办塑料加工工业企业有县塑料厂等7家,职工98人,固定资产原值44.47万元,机械设备29台(套),生产包装薄膜,中空容器,打包带、撕裂带等塑料制品371.74吨,年产值144.07万元,利税17.76万元,人均劳动率14701元。
此外,1980年后,个体、联户塑料加工蓬勃兴起。发展最快的双港区,被誉为桐城的“塑料之乡”
兴华塑料制品厂,城关镇办集体企业。1984年创办,翌年引进六色塑料薄膜印花机和自封式塑料锁口袋生产线。1987年,厂区面程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职工130人。有吹膜、彩印、照相制板、封切等设备21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35万元。主要生产三烯彩色软包装袋,工、农业生产用的薄膜等产品。年产量250吨,产值143万元,上交税金和集体利润、管理费8.1万元。产品销往国内28个省市。同年,该厂与香港仁穗有限公司签订合资经营华亿油墨有限公司合同,新建笨胺树脂塑料印刷油墨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生产苯胺树脂塑料印刷油墨的专业厂家。
·柔印中的油墨刮刀[1-14]
·我国药品塑料包装重点发展趋势[1-14]
·VOCs排污收费将实施试点方案[1-14]
·机组式柔印机与卫星式柔印机成为主[1-14]
·水性油墨在塑料印刷中的应用[1-14]
·100%可回收软包装会成为可能吗[1-14]
·桐城印刷工业溯源[2-5]
·桐城的包装印刷全行业资产总值达1[2-5]
·桐城对包装印刷设备及原辅材料需求[2-5]
·桐城包装印刷企业已达1600多家[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