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

凹版制版技术分类与特点

  凹版印刷由于其墨色光泽度高、着色力强、色彩再现性好、转印与叠印性能好,印刷密度高、反差大、网点阶调扩大均衡、印版耐印力高等优越性,尤其在彩色包装装演印刷上,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印刷方式。  

  但是,由于凹印制版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尤其是传统的照相凹版,打样与修改都不方便,阻碍了凹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先后出现了网点照相凹版、电子分色加网凹版,以及电子雕刻凹版(机械、激光、电子束雕刻等),可以进行胶印与凹印的转换,能直接利用平印分色图片、电子分色凹印网点图片等制取凹印版辊,并可用平印打样来校验其制版图片作必要的修正。这给凹印制版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根据商业包装类产品的特点,凹版彩色复制应以希望色彩进行复制,使原稿色彩、实物色彩与希望色彩三者之间协调一致,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方法上应将工艺技术的还原性与希望色的再创作相结合,使复制品质量既优于原稿色彩又忠于实物色彩。


  (1)首先以原稿为基础,做好凹版制版全过程工艺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色彩管理,做到准确传递颜色,控制颜色在复制中的误差,保证再现原稿的颜色。就图像扫描分色而言,一是做好友平衡曲线参数集,保证原稿中的灰色、复色再现;其次做好在灰平衡基础上的颜色校正的标准校色量,保证原稿色彩的准确再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彩色复制是一项还原技术,不管什么工艺,不管原稿质量如何,不管调整的色域有多广,调整的幅度有多大,准确的色彩还原是复制技术的根本,这就是复制技术的共性。


  (2)通过以灰平衡为基准的标准校色量参数设定的扫描分色后,原稿色彩得到再现。然后进一步针对原稿色彩的缺陷和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属于复制技术中的再创作范畴。不管原稿质量如何,都要以被摄原实物的真实色彩为依据,按希望色进行调整和处理。这种再创作的调整和处理,一方面要全面忠实于商品本来的颜色,突出商品的属性;另一方面要满足客户的种种要求,强调色彩的商业效果,突出色彩的饱和度,即对实物色彩进行夸张和渲染,甚至夸张到有些过分的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染力,使人们看了包装袋,就能产生购买欲望,这就是凹印制版复制这类产品的特性,也是目前提高包装袋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只有在正确的复制理论指导下,才能做好图像的扫描分色、颜色校正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