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剥离强度偏低分析与探讨

1)软包装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结构正朝多样化、实用化、减量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目前数量已有几十种之多,并还在不断发展更新中;
2)、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除传统的医药、食品领域外,还大量应用於农药、电子、兵器、日用化妆品等其它工业领域!
3)、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原、辅料如各种薄膜、镀铝膜、金属箔制品、胶粘剂、溶剂、助剂等相关行业也同时得到迅猛发展,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由于复合软包装的领域很宽泛,我们主要来探讨以塑料材料类为主体,采用干法复合工艺生产的软包装材料,基本的产品结构有,其中VM-代表镀铝膜产品!
1)、真空(充气)包装系列:PET/AL/PE、BOPP/VMPET/PE、BOPP/PE、BOPP/AL/PE等
2)、防潮包装系列:BOPP/PE、PA/PE、BOPP/VMCPP、BOPP/PP、PET/CPP、BOPP/AL/PE等
3)、蒸煮包装系列:PET/AL/CPP、PET/CPP、PA/CPP等
4)、其它系列:PET/AL/PE等
但在软包装复合材料的实际生产加工中,笔者注意到,有个问题会经常出现,那就是软包装复合材料会出现复合强度偏低。从必要的理论基础、实际的生产环境及操作工艺流程等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


、胶粘剂的种类的影响:软包装复合材料加工中所使用胶粘剂的品种、质量与要复合的薄膜或金属箔基材不相适应将影响符合材料复合强度。这种影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而不同用途的复合膜必须选择相适应的基材和对应胶粘剂,常见的情况如下:
a、在有铝箔参与复合时,就要选用铝箔专用胶粘剂,有时这种专用胶粘剂中还能细分出很多品种,如抗油脂物质类专用胶粘剂、抗酸辣物质类专用胶粘剂等,主要视产品用途来定。在选择铝箔专胶粘剂时,还应优先考虑主剂(若双组份胶粘剂,还要考虑固化剂)分子量稍大、分子量分布比较均匀,溶剂释放性好,涂布性能佳的产品。分子量小的胶粘剂虽然涂布性能较好,但分子活动能力强,会透过极薄的铝层,造成复合强度下降,粘接力降低
b、如果复合袋要经过高温蒸煮杀菌,则应选用耐高温蒸煮型胶粘剂(有具体所耐温度的指标),而绝不能使用一般的胶粘剂,一般的胶粘剂不耐温、复合薄膜通常不到80  ℃便会分层,根本达不到包装对复合强度的要求


c、无特殊要求且没有铝箔参与复合时,用通用型胶粘剂即可
至于具体选用哪个品牌的产品,这个不好说,一般的原则是复合强度够用就行,还有环保要求要达标(但这点目前在国内很难真正实现)。虽然国家和行业的标准都关于软包装复合材料复合强度的要求,但在企业看来,准确而实际的要求还是来自他们的客户。当然大部分情况下,客户是说不出具体量化值的,只能描述这些材料的用途和它们的使用环境。这对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就提出了一个量化客户要求并将该要求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并依据该要求选择经济实用(毕竟现在塑料包材类市场竞争激烈,每个公司都把成本控制看作头等大事)的胶粘剂。高固低粘的胶粘剂是目前软包装胶粘剂的使用主流方向.
2、印刷油墨的影响:有时胶粘剂对油墨的渗透不佳,浮在油墨的表面,而油墨与基材之间的附着牢度又不好,也会导致复合薄膜分层,表现在有油墨的地方,特别是多色套印部位,油墨很容易被胶粘剂拉下来。对于此类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a、使用高固含量胶粘剂,或将干燥速度放慢一点,或者两种方法一起,让胶粘剂有充分的时间向墨层渗透,到达承印基材表面
b、适当增加上胶量
c、选用适当的油墨,并同时提高承印基材的表面张力,使油墨附着牢度提高。
在复合过程中,要求胶粘剂流动性优良,展平性良好,如胶粘剂变质、浊白,被乳化则不能再使用,所以配制胶粘剂时一定要根据需要适量配制,以免用不完造成浪费。
3、上胶量及表面涂布的影响:上胶量不足,涂布不均将直接影响薄膜层压表面的粘接力,进而影响复合强度,这一点在使用单组份热熔型胶粘剂中最易出现,不可忽视。上胶量的多少与如下几个因素有关:
a、网纹辊的网穴容积,这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如果网纹辊不堵塞,胶粘剂配比浓度高,基材张力值合适,上胶量也适中,复合膜的复合强度仍然不理想,则应考虑更换网纹辊,以增大上胶量,纹辊一般规格有80μm、100μm、120μm、140μm等,可根据实际复合物调整或选择。
b、溶剂配比浓度。可增大主剂配比浓度以提高上胶量
c、网纹辊是否堵塞。若堵塞,可清洗或更换涂胶网纹辊
涂布不均则可能由基膜表观质量不好、刮刀存在缺口以及网纹辊部分区域堵塞等诸多因素造成。
4、稀释剂纯度的影响:稀释剂纯度不够,将影响复合复合强度,这一点在小企业往往被忽视,究其原因,是溶剂纯度的检测设备-气相色谱仪比较昂贵,一些企业不愿投资。稀释剂的作用是增加胶粘剂的流动度,提高铺展性,更好地涂布均匀,使其胶液更好地与基材发生浸润,如果稀释剂的纯度不高,含有水、醇等活性物质,会消耗掉一部分固化剂,造成胶粘剂中主剂与固化剂实际比例失调,粘结力下降。因而在选用溶剂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a、进货时必须选择正规、质量有保障的生产商
b、进货后进行每桶抽检,发现含有水或醇类活性物质,必须禁止使用,只有使用纯度高的溶剂,才能保证复合薄膜具有较强的粘接力
c、使用前要对目测溶剂,要求必须清澈、干净,若有污脏等问题出现,最好过滤或另行处理  
5、烘干温度的影响:复合过程中,烘干通道的热压辊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做调节,但应控制在60—80  ℃为宜。一般来说,溶剂在烘干装置中挥发越完全,其复合强度也会相应越高。一般进烘口温度在60℃为宜,二区、三区的温度则相应提高到70℃和80℃,这样烘干通道内温度呈阶梯式上升,能保证溶剂的充分挥发。如果进烘口温度过高,只烘干胶膜表层,内层无法烘干,不仅影响复合强度,而且将产生另一个软包装材料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油墨或胶粘剂中的溶剂没有完全挥发,导致材料有异味。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