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干式复合质量控制要点

一、涂布量


在干式复合中,粘合剂的涂布量控制十分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复合材料的质量。涂布量过少,粘合剂不能连续成膜,出现斑点等,影响复合材料的外观质量;涂布量不足,粘接力差,降低复合材料的耐蒸煮性和热封强度等。涂布量过多,不但浪费粘合剂,还会使薄膜发皱变硬,出现隧道现象,开口性变差。同时涂布量过多,溶剂不易蒸发,胶层中也会残存溶剂。


粘合剂的涂布量应根据基材品种、复合材料的用途和印刷情况等决定。下表为复合材料的基材、用途与涂布量的关系:






























基材或用途


干涂布量(g/㎡)


基材或用途


干涂布量(g/㎡)


未印刷的薄膜


1.5~2.5


油墨用量较多的薄膜


2.5~3.5


印刷量少的薄膜


煮沸用


3.0~3.5


纸张


2.5~3.5


透明蒸煮袋用


3.5~4.0


表面粗糙的薄膜


有浸蚀的内装物用


多色印刷的薄膜


铝箔蒸煮袋用


4.0~5.0


二、干燥温度


干燥温度由溶剂的沸点和材料的耐温性等决定,必须与生产速度相适应,使涂布在薄膜上的粘合剂的溶剂完全挥发。如果干燥温度过低,溶剂的挥发速度慢,粘合剂中残存的溶剂就多,复合牢度差。如果干燥温度过高,薄膜会被拉长,产生皱折,复合后会出现隧道现象;同时溶剂急骤挥发,产生针孔等。


烘道温度设置应由低至高,在薄膜刚进入烘道时,粘合剂中的溶剂蒸发容易,温度应低一点,使其慢慢蒸发。随着粘合剂粘度的升高,溶剂蒸发困难,应提高温度,使残余的溶剂完全蒸发掉而成为有一定粘性的膜层。


烘道的第一、二、三、四段温度,一般为50~60℃、60~70℃、70~80℃,烘箱后段若无冷却轴,第四段烘道温度应略低于第三段。


三、风量


干燥装置中有排风机和鼓风机。一般鼓风量是固定的,而排风量可以调节。排风量大,有助于溶剂的蒸发,但排风量过大,会使溶剂急剧蒸发而产生针孔,因此,排风量应与溶剂的蒸发速度相适应。



四、生产速度


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生产速度过快,使溶剂不能完全蒸发,复合后强度就低。但生产速度过慢,薄膜在烘道内的停留时间就长,薄膜容易产生皱折,而且生产效率也低。通常生产速度总是固定的,通过调整干燥温度和风量来调节溶剂的蒸发速度,使薄膜在复合前溶剂完全挥发。


此外,生产速度的快慢也将影响涂布量(网纹辊-刮刀涂胶装置除外),生产速度快,涂布量增加;反之,则降低。


五、基材张力


基材张力控制很重要,张力过大,薄膜会起皱,甚至拉长或拉断,薄膜复合后容易出现隧道现象;如果张力过小,薄膜松弛,复合后也会出现隧道现象。两种基材的张力要相适应,否则,复合后的材料容易产生卷曲现象。


张力大小应根据基材品种、厚度等决定,厚度大的基材,张力可适当控制得大一些。


六、复合温度和压力


提高复合温度和压力,有助于提高粘合剂的流动性,促使粘合剂迅速湿润第二基材,并进入基材表面的孔隙中,从而使复合强度提高。通常复合温度为70~90℃,复合压力为0.4~1.2Mpa。


七、固化温度和时间


由于聚氨酯粘合剂的初期粘接力低,复合后的薄膜还需要经过熟化处理,使聚氨酯粘合剂充分交联固化,才能进行制袋等加工。经过熟化,能提高复合强度和各种耐性。提高固化温度,能增加复合强度,缩短固化时间,但固化温度过高,会使薄膜的开口性变差。一般固化温度不要超过60℃,在45~55℃的熟化温度下,一般需要固化48小时。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