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烫金温度、压力和烫金速度

  完美的烫金效果主要取决于温度、压力和烫金速度三者互相配合的水平。因此,要控制烫金质量,应掌握好合理的烫金温度、烫金压力和烫金速度。这样为烫金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最终使烫金质量得到保证。    
(1)温度对烫金质量的影响  
  温度对烫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温度必须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使染色树脂层和胶粘剂适度熔化,才能保证铝层的良好转移。  
  如果温度过高,熔化过度,烫印图文周围的电化铝也熔化脱落而产生糊版,同时高温还会使电化铝染色树脂和铝层发生化学变化,烫印产品亮度降低和失去金属光泽,甚至使印迹出现雾斑状或起泡;但如果温度过低,熔化不充分,也会造成烫印不上或烫印不牢,印迹不牢固、易脱落,或者缺笔断划、印迹发花。  
  一般来说,电热温度应控制在70~180℃之间,烫印面积较大的,电热温度相对要高些;对于细小文字、线条,烫印面积较小的,烫印温度应低一些。同时各种型号电化铝适合的烫印温度也不同。1#为80~95  ℃;8#为75~95  ℃;12#为75~90  ℃;15#为60~70  ℃;而纯金箔为80~130  ℃;金粉箔、银粉箔为70~120  ℃。  
  当然,理想的烫印温度应以最低而又能压印出清晰的图文线条为标准,要通过试烫才能确定。    

(2)压力对烫金质量的影响  
  铝层的烫印转移必须要通过压力来完成,烫印压力的大小影响着电化铝的附着牢度。即便温度合适,如果压力不足,也无法使电化铝良好地转移到承印物上,就会产生印迹发虚、花版等问题;相反,如果压力过大,衬垫和承印物的压缩变形过大,印迹则会发粗,甚至粘连、糊版。通常烫印压力应适当调小,以达到不掉色,附着牢度好为准则。  
  调整烫印压力要综合承印物、烫印温度、车速以及电化铝本身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纸张结实、平滑度高,印刷的墨层厚实,以及烫印温度较高、车速慢的情况下,烫印压力应小一些,反之,则应大一些。烫印压力务必要均匀,如果发现局部烫印不上和花麻,很可能此处的压力偏小,应在该处的平板上垫上一层薄纸,使压力趋于平衡。  
  烫印的衬垫对压力的影响也较大。硬性衬垫可以使印迹清秀,适用于结实、平滑的纸张,如铜版纸、玻璃卡纸;而软性衬垫则相反,印迹偏粗,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烫印,特别是表面高低不平,纸张平整度、平滑度差、较粗糙的纸张。  
  同时烫印箔的安装不可过紧或过松,过紧时字迹缺笔断划;过松则字迹不清,糊版。    (3)速度对烫金质量的影响  
  烫印速度实际上反映烫印时承印物与烫印箔的接触时间,直接影响到烫印牢度。烫印速度过快,会导致烫印不上或印迹发花;烫印速度过慢既会影响烫印质量,又影响生产效率。  
  另外,限制烫印速度的因素还有电化铝本身型号和性能,不同的型号、性能的优劣对烫印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各种型号的电化铝适宜的烫印速度各不相同,如8#、12#电化铝适宜的烫印速度为18~30张/分钟、15#电化铝为18~22张/分钟,而1#电化铝则为40张/分钟,适于快速烫印。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