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凹印套印精确的关键是保证卷料张力稳定

    轮转凹印套印精确的关键是保证卷料张力稳定。几乎所有的套色跟踪装置,从早期的IC470到DT860,以至后来的DT950,其正常运作的前提都是系统的张力稳定。光电检测装置把印在薄膜边缘的套印标记转换成脉冲信号输入计算机,将此脉冲与计算机内的标准设置相比较,计算出变化量,该变化量与套印误差的大小成正比。计算机将其转换为电压值,经处理后驱动电机及机械执行机构对误差进行修正,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由于这种自动调整过程是一种循环的、不间断的动态平衡过程,既要使误差及时、快速得以纠正,又要避免由于纠正时的超调而使系统不稳定,因此检测误差的光电装置的导通角一般是在版辊旋转360°中的5°~7°,即版辊旋转一周的1/6时间内执行操作。纠正误差的机构有两种,一种是卷料纵向的调节辊机构,通过调节该辊的上下位置来改变卷料到达压印位置的前后;另一种是改变版辊相位的伺服机构,直接调节印版。从控制的直接性和快速性来看,伺服机构明显优于调节辊机构,但伺服机构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设计调整不当有可能使系统不稳定。由于凹印套准是建立在卷料进料的精确定位上的,因此卷料张力的波动就会影响到套印精度。传统凹印机造成张力波动的因素一般有以下6个方面。  


     (1)收放卷料卷直径的变化引起卷料张力的变化。  


     (2)加减速时张力的变化。  


     (3)印刷基材本身张力的变化,如卷料厚薄不均匀,有荷叶边,纵横向拉伸强度变化太大,或者卷芯不圆造成料卷的跳动。  


     (4)卷料在印刷过程中的变化,如薄膜在干燥时受热变形,而牵引张力又比较大,致使薄膜被拉长,或者纸张在上墨时吸水过多,烘干时受热收缩,材料本身发生变化。  


     (5)机组式凹印机各主要构件如底座、墙板、导辊等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存在偏差。例如底座组装的平面度和直线度,墙板与底座组装的垂直度,各导辊组装的水平度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平行度,它们各自的跳动量偏差,质量动静平衡偏差等。若误差超标,当卷料在众多导辊上运行时,张力就会有微小的变化。传动中各齿轮从理论上应做到无间隙精密传动,确保各色组的版辊同步运转,但由于采用的是齿轮传动,尤其是设备在运行3年多后的正常磨损,间隙增大,印刷过程中引起传动同步误差,也势必使各印刷单元的张力发生变化。  


     (6)机组式凹印机在印刷过程中每一色组的加压都会影响卷料通过时的运行速度,理论上的同步速度其实会有误差。若各色组加压不同,却采用相同的版辊直径递增的方法来提高各色组的线速度,对整个系统的张力也会有影响。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