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色差形式及其控制方法
凹版印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进行传递的过程。如何最大限度地在这些输入输出设备间实现各种信息的最大兼容性和忠实性,即达到印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稿的最佳复制效果,一直是业内讨论的课题。无论采用哪种印刷方式或工艺,即使选用优良的承印材料和先进的印刷设备,原稿与印品间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色差。下面笔者对凹印生产中产生色差的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印品色彩的检测、实际生产中的控制方法等方面作简要论述,供同行参考。
1.原稿与印品间存在的层次差别
由于印刷活件的原稿种类繁多,既有高反差的反转片,也有彩色照片,还有印刷品、绘画稿及设计的彩色打印稿等,这些原稿与最终的印品间在层次上始终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在印前制版时,就得依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压缩。层次压缩分为等量的压缩和不等量的压缩,等量压缩是线性的,但压缩后的结果与肉眼的视觉感受有较大的误差;不等量的压缩是非线性的,它可把亮调和暗调的层次进行压缩,加大中间调反差,压缩后的结果符合肉眼的视觉特性。但是,层次压缩处理只能是尽可能地缩小原稿与印品间的色差,却不可能完全消除色差。
2.原稿呈色材料与实际印刷油墨的呈色误差
原稿中再现色彩所用的色料多为染料,而印刷油墨的呈色材料是颜料(可分为固态和液态),两者之间的呈色色域有较大的差异。在色域图中可直观地看出,印刷油墨的色域较原稿中呈色材料的色域小,也就是说,原稿中的许多颜色用印刷油墨是无法再现的。因此,有些原稿不一定适合用作印刷的底稿或定色的依据。
3.原稿材料和承印材料的显色误差
原稿所用的材料多是表面非常平滑的相纸、画纸、彩色打印纸等,而实际凹印中所用的承印材料除了各种纸张和卡纸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塑料薄膜,这些承印材料的印刷适性不同,印刷后的图文密度不同,色彩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塑料薄膜表面平滑度高,但为了提高油墨的附着力,需要进行电晕处理,这会破坏其表面的平滑度,就会出现显色误差。
4.原稿与印品的成色方式不同
原稿与印品间的成色方式不同,也会造成色差。通常原稿是彩色连续调原稿,画稿颜色的深浅是通过染料的多少来表现的;而印品是经过各种色版套印得到的,主要是通过网点的并列或叠加成色。
5.制版过程中产生的色差
凹印制版是利用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及软件,通过扫描仪和电分机等设备将原稿的相关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储起来,然后再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控制电雕机在镀铜的滚筒上雕刻,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误差。
6.印刷工艺的影响
印刷工艺也会使印品产生较大的色差,如印刷速度、印刷压力、油墨的色相及黏度等。印刷速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网点的转移效果,印刷压力、油墨黏度会影响墨层的厚度,从而产生较大的色差。
通过分析印刷过程中影响颜色复制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减少印品与原稿间的色差,使印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稿。
1.网点增大
在整个印刷过程中网点增大是不可避免的,但若增大值超过一定范围就会产生许多问题。一方面,会降低图像的反差,使整个图像变深,暗调网点并级模糊;另一方面,叠印中任何一色的网点增大时,图像将产生色偏和套印误差。
2.印刷色序和叠印
多色印刷中,彩色印品都是由多色油墨叠印而成的,叠印不良会产生色彩偏差、混色和层次紊乱。印刷色序不同,叠印色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就可能不同。因此,安排好印刷色序很重要,凹印色序的安排一般按照由深至浅的原则。
3.油墨色相和实地密度
即使是相同厂家生产的油墨,不同生产批次的油墨之间可能存在微小的色相偏差,就会造成相同的印品产生色差。另外,印刷图像的实地密度大小决定了印刷图像的阶调和色调再现范围。实地密度越高,阶调和色调的再现范围越宽,反之,则图像的色彩饱和度降低,叠印色彩变弱。
4.油墨黏度
中国油墨刮刀网技术员余佳认为,印刷图像复制中,油墨黏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尤其凹印采用的是液态油墨,用有机溶剂当溶剂,油墨黏度的高低会直接使印刷图像的阶调和色调发生变化,影响印品的一致性。
印品色彩的检测
彩色印品图像是由Y、M、C、K及相关专色按不同比例叠印形成的,实际检测时一般不是测量实际图案上的颜色,而是测量与图案同时印刷的质量控制条,用测试仪器检测控制条上的相应色块,可获得印刷质量信息,从而可判断图像阶调和色调复制情况。
1.密度计测量
密度计是分色制版和印刷中质量控制的主要仪器之一,在实际测量中,它只能获得印刷中Y、M、C油墨的相对量,不能测量被测颜色的色相。
2.色度计测量
色度计通过直接测量被测颜色表面,获得与颜色刺激值X、Y、Z成比例的视觉效果,换算得出被测颜色的X、Y、Z值。
3.分光光度计测量
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是颜色表面对可见光谱各波长光的反射率,它是一种比较高档的颜色测量仪器。
在日常生产中,在承印材料、油墨、印版滚筒等各种影响图像色彩复制的因素已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可对印刷工艺进行调整,以减少色差。
1.调节印刷压力
印刷压力的大小依据不同设备而定,可凭日常操作经验进行调解,使图像网点得到最佳再现。另外,要特别注意压印胶辊的硬度要基本均匀,左右两端的压力要保持平衡。
2.油墨刮刀的影响
油墨刮刀的压力和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差,在印刷多色叠印的精细图像时,不但要保证刮刀压力和角度基本相同,而且还要保证刮刀的位置基本恒定,这样才能保证印品色相基本保持一致,减少色差。
3.油墨黏度
正常开机印刷后,操作人员要及时测量影响色相的几种主要油墨的黏度,作为保证同批印品色相一致的参考依据。
总之,为满足彩色图像的印刷复制要求,必须对整个印刷过程进行检测和控制,努力实现全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
·使用油墨刮刀应注意什么?[1-14]
·软包装中咬色的原因与解决[11-6]
·丝印或凹印生产铭牌工艺[11-5]
·终极PK:凹印与柔印的优缺点对比[11-5]
·凹印与柔印的上墨量上墨方式不同[11-5]
·里印的优点是什么?里印的印刷方法[11-5]
·什么是表印?表印工艺是怎么样的?[11-5]
·塑料印刷用油墨不同于纸张油墨的特[11-5]
·使用在线色彩控制装置对色彩稳定性[11-5]
·凹版印刷和柔性版印刷,哪个更具环[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