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在线色彩控制装置对色彩稳定性进行测量

  客户希望包装印刷品的墨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每个人观察颜色的结果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客户需要的是有说服力的数据,即颜色的量化数据。他们不想说那是蓝色而是想说L值、A值、B值是多少。尽管肉眼善于观色,但是不善于记忆颜色(如果不把产品并排放在一起,肉眼便无法准确地测定颜色),因此肉眼不再被认为是判定墨色的可靠保证,仪器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性。从肉眼到光密度计、比色计再到分光光度计。后来又发展到现在的台式分光光度仪,如今各种技术足以弥补人眼的疲劳效应、视觉暂留、视觉记忆等对颜色观察的不利影响,测色结果更为准确。当然在我国大面积使用色彩控制仪器还有待时日。
  作为色彩管理流程一个部分,色彩检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也是进行色彩管理的第一步。同时由于在印刷机运转过程中色彩的稳定性随时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使用在线色彩控制装置对色彩稳定性进行测量监控制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其它
  1.  对于塑料凹版印刷来说,从制板到打样的整个过程还没有连续的、较完善的色彩定量控制体系。所以制版打样时要尽可能地模拟印刷条件、实现规范化打样。
  2.  印刷打样一定要在正常印刷条件下进行,否则在追样时就会造成困难。中国油墨刮刀网技术员余佳认为,印刷打样时刮刀离压印线太近,则在正式印刷出现与刮刀有关的故障时就难以处理或调整。如果印样是在刮刀离压印线较远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正式印刷时,有些浅层次的地方应很难转移油墨,在印品上就会产生花点,当缩短该距离试图消除这些花点时,墨色肯定会发生变化。
  3.  印刷墨色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多种颜色的混合效果。在具体操作时,先要准确地判断是那一种颜色发生了变化。注意不要光顾调整某一局部色相,而忘记顾及其相互关连的颜色变化。
  4.  加强印刷的色彩管理
  有时颜色即使在普通光照下看上去相同,但在另外一种光源下看上去却不一致,因此应选用标准的光源进行观色或比色。
  5.  印刷过程有时情况不会总是理想状态的,有些因素必须高速并在通过这种高速后来达到新的平衡。在以下场合色相一定会发生变化,所以要对照色样确认后再开始作业。
  (1)  粘度发生变化
  (2)  更换刮刀
  (3)  改变速度
  (4)  添加补充油墨时
  (5)  添加溶剂时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