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蒸煮产品的问题-破袋和涨包
通过我们生产高温蒸煮产品的经验,发现客户反馈较多的两方面的问题是:破袋和涨包。下面重点介绍一下:
1) 在塑/塑复合的情况下可耐126℃、30min蒸煮加工,用于加工pa/rcpp结构的蒸煮袋,交货后,食品厂反映破袋率达到20%。据了解,该客户使用的蒸煮温度是121℃,时间不详。从客户处搜集复合样品后,在我公司实验室中用蒸煮锅分别用121℃和126℃杀菌40min,均未见到破袋现象;只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向外卷边现象变得比较严重。在126℃蒸煮前后,对蒸煮袋的外形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检查的结果,发现袋子的热收缩率达到了6.37%。当把温度升高到135℃时,部分袋子出现了破袋现象。
从上述现象进行推论,该食品厂的实际杀菌温度一定是高于其声称的121℃的。因此,作为生产蒸煮袋的复合软包装企业,应当对其下游客户的要求及其实际运行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在发生质量投诉时,才能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避免不必要地损失。
2) 食品厂在正常的121℃、20~30min的蒸煮条件下处理过的包装食品在出厂后出现“涨袋”问题。
“涨袋”问题的原因是在规定的蒸煮条件下,包装袋内的水分及气体受热膨胀,而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在规定的蒸煮条件下,包装内容物的中心并未达到彻底杀菌所需要的温度及时间,于是,残存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繁殖而导致经过杀菌的包装物发生“涨袋”。
为了达到彻底杀菌的目的,于是,食品厂就提高蒸煮的温度或延长杀菌的时间。提高蒸煮温度的直接结果就是包装袋内的空气或水分受热膨胀得更加严重,包装袋内的压力进一步提高,使得包装袋的破袋率明显上升。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杀菌不彻底与蒸煮时破袋的原因都是包装袋内的压力大于蒸煮锅内的压力所致。因此,如何控制蒸煮锅内的压力以使包装袋在蒸煮过程中不发生膨胀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高温蒸煮后出现“气泡”的解决方法[10-7]
·柔性版印刷工艺在国外发展较快[10-7]
·柔印和凹印粘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0-7]
·塑料薄膜包装袋的印刷技术特点[10-7]
·食品包装袋(膜)的检验标准[10-7]
·电晕处理对薄膜复合质量的影响[10-6]
·柔印产品包装设计风格经验心得[10-6]
·专家解答:预涂膜覆膜常见问题[10-6]
·软包装预涂膜使用小贴士[10-6]
·预涂膜覆膜工艺的关键条件[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