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凹版印刷中的静电问题?
凹版印刷所产生的静电问题在印刷中表现为:
1、胡须——是油墨飞出印刷图案或文字的边缘,呈胡须状;
2、实地印刷部分的斑纹——常出现在版深5-20μm之处,这是印刷薄膜上的油墨在干燥之前就已受静电影响而位移之缘故;
3、边缘排斥——凹版印刷套印时出现。第一色油墨与后印油墨的薄膜交界之处与第二色油墨不能很好地吻合,产生排斥,使两种颜色之间出现印不上油墨的白边。
二、在凹版印刷中静电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l、本身的BOPP薄膜带有大量的静电,可以换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薄膜或进行消除静电处理,然后使用。
2、在印刷的过程中引起静电故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高速印刷时,BOPP薄膜同橡胶压辊之间长时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静电;
②气候干燥,湿度太低;
③油墨本身的特性或本身的抗静电能力不足,导致静电;
④设备的抗静电装置已经不起作用,无法起到消除静电的作用。
三、对于静电故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或处理:
1、定期检查设备的抗静电装置是否能够起到抗静电的作用;
2、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印刷环境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尽量选用没有静电的印刷薄膜,或者对印刷薄膜进行静电消除处理;
4、在稀释的溶剂中,补加极性溶剂,如丁酮、异丙醇、乙醇等,少用乙酯。在BOPP薄膜印刷的过程中,可以在BOPP薄膜油墨中加入5%~20%的异丙醇来消除印刷过程中的静电:
5、也可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加入AE-2超浓缩静电剂或者3500A抗静电来解决“胡须”状静电,对于“边缘排斥”问题,可以适当增加油墨的印刷粘度或者采用BK-201助剂和BK-202助剂等进行解决;
6、在设计油墨的配方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油墨 消除静电的能力,可以在配方中加入2%~8%的异丙 酮,同时加入0.1%~0.5%的AE-2超浓缩抗静电剂 或0.5%~2%的3500A抗静电剂进行解决。
1、胡须——是油墨飞出印刷图案或文字的边缘,呈胡须状;
2、实地印刷部分的斑纹——常出现在版深5-20μm之处,这是印刷薄膜上的油墨在干燥之前就已受静电影响而位移之缘故;
3、边缘排斥——凹版印刷套印时出现。第一色油墨与后印油墨的薄膜交界之处与第二色油墨不能很好地吻合,产生排斥,使两种颜色之间出现印不上油墨的白边。
二、在凹版印刷中静电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l、本身的BOPP薄膜带有大量的静电,可以换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薄膜或进行消除静电处理,然后使用。
2、在印刷的过程中引起静电故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高速印刷时,BOPP薄膜同橡胶压辊之间长时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静电;
②气候干燥,湿度太低;
③油墨本身的特性或本身的抗静电能力不足,导致静电;
④设备的抗静电装置已经不起作用,无法起到消除静电的作用。
三、对于静电故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或处理:
1、定期检查设备的抗静电装置是否能够起到抗静电的作用;
2、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印刷环境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尽量选用没有静电的印刷薄膜,或者对印刷薄膜进行静电消除处理;
4、在稀释的溶剂中,补加极性溶剂,如丁酮、异丙醇、乙醇等,少用乙酯。在BOPP薄膜印刷的过程中,可以在BOPP薄膜油墨中加入5%~20%的异丙醇来消除印刷过程中的静电:
5、也可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加入AE-2超浓缩静电剂或者3500A抗静电来解决“胡须”状静电,对于“边缘排斥”问题,可以适当增加油墨的印刷粘度或者采用BK-201助剂和BK-202助剂等进行解决;
6、在设计油墨的配方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到油墨 消除静电的能力,可以在配方中加入2%~8%的异丙 酮,同时加入0.1%~0.5%的AE-2超浓缩抗静电剂 或0.5%~2%的3500A抗静电剂进行解决。
相关资讯:
·使用油墨刮刀应注意什么?[1-14]
·油墨的粘度及溶剂挥发对版辊性能造[6-14]
·凹版印刷中的雾版故障分析[6-14]
·磁性搅墨棒的分类[6-14]
·磁性搅墨棒的选购和使用[6-14]
·不干胶印刷材料的选购[6-14]
·油墨问题引起的印刷品退色、变色[6-14]
·凹版印刷中印刷制版的3大要点[6-14]
·不同刃口油墨刮刀刮墨效果比较[6-13]
·刮墨刀片的分类及其用途[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