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油墨在印刷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色差
1,原因:
原墨色相不一致
2,处理方法:
油墨使用前应检查油墨色相
二、咬色(析出)
1,原因:
油墨中树脂溶解性太好,使用油墨容易再溶解。
2,处理方法:
前一色使用快干溶剂,提高前一色干燥速度,向该色组版面吹风,换油墨。
三、气泡
1,原因:
油墨表面张力太大,油墨黏度不适合。
2,解决方法:
保持油墨核实的黏度;添加专用消泡剂,但消泡剂会对油墨性质产生不良影响,使用不当反而会引起气泡,故慎用。
四、油墨面发花
1,原因:
印刷时油墨黏度过低、油墨本身的树脂不良、印版滚筒网纹太深;溶剂配比不适合,溶解力差。
2,解决方法:
适当提高油墨黏度;使用冲淡剂,以较高速度生产;添加一定的分散剂,提高树脂分散性;调整溶剂配比。
五、印品光泽不足:墨层发暗,光泽性差
1,原因:
树脂含量不足;颜料或添加剂粒度粗糙;用无相容性的树脂时。
2,解决方法:
添加调金油;尽量细化颜料及添加剂;更换树脂。
六、印版在复合镀铝膜后出现小白点
白点在干式复合中是一个常见故障,除了在符合工艺上解决外,印刷质量也会对此有很大影响,严重时即使调整符合工艺也无法彻底消除。
1,原因:
墨层遮盖力不够。
2,解决方法:
检验墨层遮盖力应符合要求;调整油墨黏度增加上墨量。
七、白化现象
1,溶剂白化
原因:
这种白化现象多见于醇性油墨,当湿度高时,由于溶剂的蒸发潜热现象,印墨皮膜附近会被冷却,使水滴混入其中,造成印墨皮膜白化。
当然使用蒸发潜热高的溶剂时,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
解决方法:
降低湿度;降低印刷速度;进行印刷的同时,进行加热干燥。
2,树脂白化
原因:
当油墨中溶剂平衡性差,真溶剂先挥发,而稀释剂残存在油墨中时,会使印墨之中的树脂析出沉淀,引起白化现象。
解决方法:
更换印墨,或者添加一些蒸发速度较慢的真溶剂,更换溶剂配方。
1,原因:
原墨色相不一致
2,处理方法:
油墨使用前应检查油墨色相
二、咬色(析出)
1,原因:
油墨中树脂溶解性太好,使用油墨容易再溶解。
2,处理方法:
前一色使用快干溶剂,提高前一色干燥速度,向该色组版面吹风,换油墨。
三、气泡
1,原因:
油墨表面张力太大,油墨黏度不适合。
2,解决方法:
保持油墨核实的黏度;添加专用消泡剂,但消泡剂会对油墨性质产生不良影响,使用不当反而会引起气泡,故慎用。
四、油墨面发花
1,原因:
印刷时油墨黏度过低、油墨本身的树脂不良、印版滚筒网纹太深;溶剂配比不适合,溶解力差。
2,解决方法:
适当提高油墨黏度;使用冲淡剂,以较高速度生产;添加一定的分散剂,提高树脂分散性;调整溶剂配比。
五、印品光泽不足:墨层发暗,光泽性差
1,原因:
树脂含量不足;颜料或添加剂粒度粗糙;用无相容性的树脂时。
2,解决方法:
添加调金油;尽量细化颜料及添加剂;更换树脂。
六、印版在复合镀铝膜后出现小白点
白点在干式复合中是一个常见故障,除了在符合工艺上解决外,印刷质量也会对此有很大影响,严重时即使调整符合工艺也无法彻底消除。
1,原因:
墨层遮盖力不够。
2,解决方法:
检验墨层遮盖力应符合要求;调整油墨黏度增加上墨量。
七、白化现象
1,溶剂白化
原因:
这种白化现象多见于醇性油墨,当湿度高时,由于溶剂的蒸发潜热现象,印墨皮膜附近会被冷却,使水滴混入其中,造成印墨皮膜白化。
当然使用蒸发潜热高的溶剂时,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
解决方法:
降低湿度;降低印刷速度;进行印刷的同时,进行加热干燥。
2,树脂白化
原因:
当油墨中溶剂平衡性差,真溶剂先挥发,而稀释剂残存在油墨中时,会使印墨之中的树脂析出沉淀,引起白化现象。
解决方法:
更换印墨,或者添加一些蒸发速度较慢的真溶剂,更换溶剂配方。
相关资讯:
·塑料薄膜凹印用无苯油墨的注意事项[4-21]
·高温耐蒸煮袋用凹印油墨,这些配方[4-21]
·凹印油墨形成了像橘皮或梨皮表面形[4-15]
·油墨中的颜料(涂料)透过或穿过薄[4-15]
·油墨星星点点沾附到导辊上,形成污[4-15]
·凹印油墨印刷后,产生的浓淡不一的[4-15]
·油墨转移性不良,印品着墨最少,不[4-15]
·白化现象---印刷油墨皮膜变白[4-15]
·凹印油墨的哪些性能必须符合烟包印[4-15]
·凹印油墨颜色调配四大原则[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