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粘合剂复合工艺介绍
1.环境:印刷复合操作时,必须保护环境空气干燥,室内的相对温度越低越好,最高不得超过85%,否则会影响印刷复合牢度。
2.油墨及粘合剂:蒸煮薄膜印刷时,油墨稀释,尽量少加和不加醇类溶剂。
印刷时,制袋热封处能不印刷图案时,最好不印刷。
粘合剂主剂与固化剂配比要严格遵守,非特殊需要时,不可国易进行改动。有些聚氨酯粘合剂,其主剂与固化剂之间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调的,并且有一最佳配合比例。但是有些粘合剂要严格遵循一定的配合比,否则固化剂过多,会使复合膜变硬;过少,会使反应不充分,产生粘性等向题。
3.涂布的工艺要求:配制的胶粘剂必须符合上机的操作粘度,在胶粘剂工作粘度许可条件下,尽可能选择高浓度作业,高浓度作业,可以降低残留溶剂,节省溶剂成本。但前提是必须有合适的网线辊,保证合适的干胶上胶量。通过经验公式可以计算涂布量。
涂布量(干态)g/m2 ℃=(1/4~1/6)ucd
其中:u—网涂布辊网眼深度μ
c—胶液的浓度%
d—胶液的密度(一般稀释后粘合剂密度在0.9~0.95)
一般耐高温蒸煮袋,干胶量在4~5g/m2。因此粘合剂浓度较高时,可选择较浅的网辊,前提是要确保合适的干胶量。
4.干燥温度、复合温度及压力:干燥温度太低,会使溶剂挥发不充分,易产生臭气,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复合牢度。干燥温度太高,会使粘合涂层表皮结膜,影响涂层内溶剂挥发,对薄膜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干燥温度控制在60℃~70℃~80℃三个梯度内。对于干式复合,复合辊需要加热。加热的目的在于;软化粘合剂,增加粘性,使粘合剂均匀分布在膜上。同时保持粘合剂的热溶反应状态,便于粘合。一般复合温度为60℃~70℃。复合压力对制品影响有两条:一是影响复合牢度;二是影响复合膜的透明度。最佳的复合压力在2.5~4kg/cm2。
5.熟化:二液反应型聚氨酯粘合剂,通过含羟基的主剂与含异氰根基团的固化剂反应,使粘合剂硬化(固化)为了加快反应速度,相当有效的方法是将复合产品置于一定温度下保存一定时间,此过程称为熟化。这是二液反应型聚氨酯粘合剂进行复合的特点。熟化的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获得最佳的复合强度。一般蒸煮膜袋熟化温度控制在40~50℃范围,熟化时间在48小时左右。
6.热封制袋:热封温度选择与内层材料及复合膜厚度有关。
2.油墨及粘合剂:蒸煮薄膜印刷时,油墨稀释,尽量少加和不加醇类溶剂。
印刷时,制袋热封处能不印刷图案时,最好不印刷。
粘合剂主剂与固化剂配比要严格遵守,非特殊需要时,不可国易进行改动。有些聚氨酯粘合剂,其主剂与固化剂之间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调的,并且有一最佳配合比例。但是有些粘合剂要严格遵循一定的配合比,否则固化剂过多,会使复合膜变硬;过少,会使反应不充分,产生粘性等向题。
3.涂布的工艺要求:配制的胶粘剂必须符合上机的操作粘度,在胶粘剂工作粘度许可条件下,尽可能选择高浓度作业,高浓度作业,可以降低残留溶剂,节省溶剂成本。但前提是必须有合适的网线辊,保证合适的干胶上胶量。通过经验公式可以计算涂布量。
涂布量(干态)g/m2 ℃=(1/4~1/6)ucd
其中:u—网涂布辊网眼深度μ
c—胶液的浓度%
d—胶液的密度(一般稀释后粘合剂密度在0.9~0.95)
一般耐高温蒸煮袋,干胶量在4~5g/m2。因此粘合剂浓度较高时,可选择较浅的网辊,前提是要确保合适的干胶量。
4.干燥温度、复合温度及压力:干燥温度太低,会使溶剂挥发不充分,易产生臭气,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复合牢度。干燥温度太高,会使粘合涂层表皮结膜,影响涂层内溶剂挥发,对薄膜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干燥温度控制在60℃~70℃~80℃三个梯度内。对于干式复合,复合辊需要加热。加热的目的在于;软化粘合剂,增加粘性,使粘合剂均匀分布在膜上。同时保持粘合剂的热溶反应状态,便于粘合。一般复合温度为60℃~70℃。复合压力对制品影响有两条:一是影响复合牢度;二是影响复合膜的透明度。最佳的复合压力在2.5~4kg/cm2。
5.熟化:二液反应型聚氨酯粘合剂,通过含羟基的主剂与含异氰根基团的固化剂反应,使粘合剂硬化(固化)为了加快反应速度,相当有效的方法是将复合产品置于一定温度下保存一定时间,此过程称为熟化。这是二液反应型聚氨酯粘合剂进行复合的特点。熟化的目的,是使反应充分,获得最佳的复合强度。一般蒸煮膜袋熟化温度控制在40~50℃范围,熟化时间在48小时左右。
6.热封制袋:热封温度选择与内层材料及复合膜厚度有关。
相关资讯:
·无溶剂黏合剂的种类[1-14]
·无溶剂复合机上有几个辊筒需要加热[1-14]
·盘点无溶剂复合九大常见不良现象,[1-14]
·保证分切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1-14]
·改善镀铝膜迁移要注意哪几点? [1-14]
·铝箔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1-14]
·耐蒸煮胶粘剂的性能要求[1-14]
·聚乙烯(LDPE)吹塑薄膜常见故[1-14]
·干法复合出现气泡的几种情况[1-14]
·冬季复合残留溶剂偏高,如何避免?[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