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复合过程中影响胶水粘度的因素分析

考核胶水的状态一般有以下几个指标:
1、胶水的转移率。
2、胶水的透明度。
3、胶水转移后的状态:是否有白点及白点的数量与大小、是否有晶点及晶点的数量与大小、是否有“胶点”及“胶点”的数量与大小。
以上这些指标都与胶水的工作粘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影响胶水粘度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的温度。环境温度对胶水的粘度有明显的影响,对同样浓度的胶水而言,温度越高,其粘度就越低。
2、配胶的浓度。配胶的浓度越高,其粘度就越高。
3、胶水的本性。同一企业不同牌号的胶水,因其合成工艺条件不同,其出厂的初始粘度不同,配成同一浓度时其粘度也不同。
4、溶剂的挥发量。溶剂挥发量受温度、湿度、胶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胶槽附近空气流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胶水的粘度越高,其流动性就越差,涂胶后的胶膜的平整度就越差,容易形成“胶点”和“橘皮”状。而胶水粘度过低,则容易形成“水纹”状。当然,上述质量疵点的出现与程度还与所用的涂胶辊的线数、网穴形状及其深度有关。
综上所述,胶水的粘度是干法复合加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艺指标,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控制胶水粘度的途径有:
1、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2、控制胶桶、胶槽附近的空气流通状况;
3、控制胶桶、胶槽中的胶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
4、为涂胶单元配备胶水粘度控制系统;
5、为胶槽配备专用溶剂桶,定期或连续向胶槽中补充溶剂。
在采取了上述措施的同时,必须要随时测量胶水的粘度,以了解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并适量补充溶剂。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