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版印刷中,如何解决柔版的光滑表面问题?
在柔版印刷中,为了解决柔版的光滑表面问题,方法之一就是对实地区域进行加网。这种方法在柔版印刷行业内已经至少应用了15年之久了,而且也已经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实际上,根本任务就是确定实地区域的最佳网点形状、最佳网线角度以及最佳加网线数,从而改进印版上网穴的形状。
一期测试结果表明:尽管最佳网点的大小一般是以百分比数值来表示的(例如加网线数为133线/英寸时,96%的网点),但实际上非网点区域的实际尺寸(通常以“微米”为单位)才是更重要的。为了简便起见,以下我们就把印版上的非网点区域称作是“印版网穴”,举个例子,96%的网点区域对应的就是4%的网穴(100-96=4),假设印版的加网线数为133线/英寸的话,那么这4%网穴的直径就是43微米。
这些测试的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柔版印刷中,对油墨转移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百分比数值”(比如4%),而是“微米级直径”(比如43微米)。假设加网线数为133线/英寸,所用的网纹辊的线数为800线/英寸,以96%的网点为例,如果43微米是最佳的网穴尺寸的话,就带来了下列问题:为什么要用1/133英寸的间隔来分隔网穴呢?为什么不用1/800英寸的间隔来分隔它们呢?为什么它们只能覆盖印版表面4%的区域呢?为什么不是覆盖印版表面40%或者更多的区域呢?
我们对油墨转移的最佳加网线数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实地区域加网的网线数实际上跟网纹辊的网线数相同。
但是,非网点(实地)区域可以采用特殊的形状,例如,实地区域采用的圆形网点实际上是一种转化后的菱形网点,在高频区域,这种圆形网点非常小,在许多印版上都是无法成像的,即使在某些印版上能够成像,似乎也是无足轻重的。
当采用16位或者更高位数的加网时,这种效果就尤为突出。如果把网穴再扩大一些的话,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就象网点相连形成一条通道一样,经常会妨碍网穴的正常工作。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如何使UV油墨/光油牢固地黏附?[1-14]
·塑料凹印油墨应如何正确选用溶剂?[1-14]
·印刷不清晰?塞版问题一一解决![1-14]
·在线干式复合机电晕处理工艺[1-14]
·塑料凹版印刷浅网版质量,该如何控[1-14]
·油墨附着不牢而出现掉色、粘连、过[1-14]
·尼龙膜复合后容易剥离撕开的原因?[1-14]
·多色印刷中叠印不良的问题解决方法[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