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粘度过高引起的刀线故障

刀线的产生与油墨的粘度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印刷生产中油墨的粘度越高,印刷中越容易产生刀线故障。因此,适当降低印刷油墨的粘度有利于刮刀将版面油墨刮干净,从而防止刀线。


因油墨粘度过高引起的刀线故障在印刷品上主要呈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刀线呈微细的流丝状,一般不会拖太长,而是间断性地出现在印品上,微细流丝状刀线的起始点大多靠近印刷图案,而且刀线的起始点处一般都比末端粗大一些,在实际生产中若不仔细观察,这种微组的流丝状刀线很容易被忽略。但这种流丝状的刀线往往是造成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引起重视。解决这种流丝状刀线故障有多种方法,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


具体防治的方法为:


①在出现刀线处轻挑一下,一般情况下这种微小的流丝状刀线就会得到改善。这种操作一般在机器运转情况下完成,这就要求必须由熟练操作工来完成,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②由于刀线与油墨的粘度和流动度有关,所以排除刀线的根本方法是向油墨中适量加入相适应的溶剂,以降低油墨粘度,提高油墨的流动度,油墨粘度降低和油墨的流度提高以后,细小的流丝状刀线一般都会消除。


另一种因油墨粘度太高引起的刀线是以印刷图案为起始点,但刀线集中,比较粗糙,并且很有规律地出现在印刷品的同一位置,往往还要延续到下一色,这种刀线容易被发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油墨粘度太高,印版上网点转移不良,油墨内助剂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遭到破坏,特别是当温度过高时,油墨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干固层,时间长了印版与刮墨刀之间积蓄的墨层将刮墨刀顶起,从而产生这种刀线。


解决这种刀线的方法是:


①调整刮墨刀角度,一般情况下,刮墨刀与印版之间的角度为60度,但有些时候可将刮刀与印版的角度增大到65度左右,这样刮墨刀的压力也就相应增大,刮除的效果也会相应增强。但要注意,刮墨刀的角度不宜增加太大,同时刮墨刀的压力也不宜太高,否则容易引起印版滚筒损伤,影响使用寿命。


②在粘度高的油墨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或溶剂,以降低油墨的粘度,增加油墨的流动性。加溶剂时应随溶剂的走向对油墨进行搅拌。③在油墨槽中加入搅拌辊,随着版筒的旋转,搅拌辊也相应地旋转,以防止油墨表面结皮,这也是防止刀线产生的一种方法。随着印刷机的快速发展,现在中高速机都已配置循环加墨装置,这也是降低油墨表层结皮的方法,对降低刀线产生的几率有很大的作用。以上各种解决方法都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解决方法的处理,集中的、粗细不一的刀线都将会得到彻底或很大程度的遏制。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