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印包装

组合印刷工艺的难点

     1.不同印刷方式之间套准缩放量的计算  


     对组合印刷工艺印制的产品而言,当工艺路线设计完毕后,接着就是印版制作,柔性版、凹版、胶印版、丝网版、上光版和压凹凸版、模切版按单一的印刷工艺制作时,根据纸张、印刷环境、机器、套准精度要求和以往实践经验,它们都有各自的缩放参数,当几种印刷方式组合在一起时,以前的缩放参数只能作为参考,必须再根据所用的纸张、各种印刷方式的油墨干燥方式、正常的机速、所选用的版材材质初步确定制版参数,通过打样重新摸索新的参数,找到各种版材相互间的最佳缩放量,这项工作是进行组合印刷最关键、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般采取首先确定性能稳定的纸张(包括复合、转移用的底纸)和环境温、湿度,然后再根据每种印刷方式的单独缩放量和所采用的版材、晒版胶片、图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小样版的制作,打样后再确定制作生产印版,采取此种流程会尽量避免重复的次数。  


     2.生产过程中对油墨的控制  


     印刷过程主要是对油墨黏度、色相的控制。


     柔性版印刷采用陶瓷网纹辊间接供墨,凹印是浸泡式直接供墨,网印利用刮墨装置来回运动直接在网版上供墨,胶印大都是采用墨辊间接供墨。  
     柔性版印刷油墨大致分为水性油墨、醇溶性油墨和UV油墨,凹印油墨现在主要以酯溶、醇溶性油墨为代表,网印油墨以UV、防伪油墨为典型,胶印以UV油墨为主并大量使用于中、高档组合印刷当中。  


     不同的供墨方式和不同体系的油墨造成组合印刷生产过程中油墨的控制难度加大,一般尽量采取相同体系的油墨和一机多个调墨师的方法减少操作控制难度。  


     3.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  


     组合印刷连线后加工是几种单一印刷方式连线转移、冷烫、模切单元等的组合,它对操作者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要求其不但要对机器结构、套准装置了如指掌,还要对四大印刷工艺和印后加工原理理解透彻,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和油墨色相、黏度的调整。一般必须通过对工作经验丰富的机长多层培训,使各方面技能都合格,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总之,随着中、高档烟标不断朝综合化、软包型方向迅速发展,以柔性版印刷为主的组合印刷连线转移、冷烫、模切等元素的组合工艺将越来越完善,并不断被应用在烟包印刷工艺上。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