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钢辊表面温度和复合压力等问题

将涂胶干燥后的基材跟另一种未涂胶的基材,经复合装置加热、加压贴合起来,就基本上完成了复合过程。在操作中,应注意对两种基材的张力控制、复合钢辊表面温度和复合压力等问题的掌握。


复合钢辊表面的温度高低对复合薄膜的牢度、外观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当黏合剂中无溶剂存在且冷却到室温时,该胶已无黏性或黏性不足,复合后牢度不好。只有将干了的黏合剂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才能重新被活化,而具有良好的黏性,这时进行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牢度。复合钢辊表面的温度多数控制在65℃~85℃,这要由基材运转的线速度、基材的导热性、基材的厚度、黏合剂的“活化”性能等综合因素来确定。若速度快、导热性好、基膜较厚,则复合钢辊的表面温度应高一些,反之就可低一些。复合时压力要适中,太大时基材有被压延变形的可能,太小了又可能会出现贴合不够紧密、牢度不好、甚至出现小气泡的现象。


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复合好后,从复合钢辊上剥离开来,进入一个直径较大的冷却钢辊对复合膜进行冷却,之后再进行收卷。冷却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让复合膜冷却定形,收卷时更平整、不发皱,因为刚从热的复合钢辊上剥离下来时,复合膜的温度往往高达60℃~70℃,复合膜的刚性差、发软,容易起皱,特别是塑/塑复合的场合,更是如此。而冷却后,复合膜的刚性好、挺刮,收卷时不易起皱。二是让黏合剂冷却可产生更大的内聚力,不会使两种基材产生相对位移、起皱、出现“隧道”现象,这样才能保证复合牢度。


复合薄膜的收卷要尽量卷紧一点,不能太松,特别是使用初黏力不够大的黏合剂时,更应如此。因为初黏力小的黏合剂,刚复合后还未交联固化,不能使二种基材黏牢,如果张力控制不妥,一种要收缩(往往是LDPE),另一种又不收缩,就会产生起皱、“隧道”、分层剥离等缺陷,特别是横向的皱纹更可能出现。如果收卷张力足够大,卷得很紧,收缩不起来,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待黏合剂固化后,黏接牢度足够大,能黏牢两种基材而不再发生相对位移后,将它放松,就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了。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