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共挤薄膜市场何去何从?
十年前,三层共挤设备还是个希奇物,国内使用的基本都是进口的WH和RH的设备,价格昂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E膜的市场的发展。国产设备的研制成功(或者说是抄袭)极大促进了此市场的发展。武汉和广东的设备厂家迅速发展以及竞争使得国产设备成为大众情人,对于投资者而言,花一两百万也许就能办个三层吹膜厂,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门槛底造成了大量的三层膜厂的出现,产品的毛利一降再降,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加工费已经到了2000/吨左右,而十年前对于一些功能能性PE膜,加工费能达到5000元/吨,并且十年间由于众所周知的通货膨胀的原因,现在的2000已不可同日而语,企业的盈亏平衡点越来越高。塑料行业大概是个通则:买原料基本都需要现款,而销售基本都有两个月的账期。如此一来,要保持工厂的正常运营,需要有三个月销售额的流动资金。当毛利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家的经营热情会下降到冰点。在这里顺便对国家的垄断企业口诛笔伐,这些石化厂从不做亏本生意,汽油,水,电,铁路,高速无不如此,这些低效率的垄断企业攫取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了百姓的生活的痛苦指数。
恨归恨,生意还得做,怎么做呢?本人在华东地区参观过几家PE膜生产厂家,发现无论是规模大规模小的企业,无不是从压缩管理成本入手。一个老板,两个助理,一个车间主任带两班工人就可以开个两三条线的工厂了,一年做个两三千万的销售额还是很轻松的。老板接单,老板做配方,老板安排生产,老板采购,老板安排送货,老板收款...,这个是牺牲了企业的管理功能的,生意好的时候赚点辛苦钱,行情差的时候则减产或歇业,注定了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对于一些有一定规模,管理投入较高的厂家而言,无异于杀手。
下面这个论题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那就是PE膜的市场,在这里本人不吝和大家共享。目前国内形成规模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市场:保护膜基材,食品复合膜,电子复合膜,纸巾包装膜,软管复合膜,热收缩膜,冷拉伸套管膜,标签膜,胶带基材膜,盐包膜,FFS袋,农地膜,牧草膜,快递袋等等,未列出的朋友们可以补充,其中真正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本人在市场开发上花的时间较多,技术研究只能算业余爱好,因此基本鉴定现在中国的膜厂基本是加工型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对市场的研究更加缺乏,因此盲目投资很普遍,膜厂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生存竞争必然给这个行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在全球经济紧缩,中国经济模式不可持续的背景下,本人认为三层共挤薄膜行业必然会迎来整合。这个整合不光会发生在薄膜行业,而将会发生在所有行业。一些小的,作坊式的膜厂会率先退出,薄膜生产重新会集中起来,因为他们的客户也在整合中,将来的企业将会在经济紧缩中兼并整合,抱团取暖,这个也叫优胜劣汰。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薄膜行业需要新秩序。
·柔印中的油墨刮刀[1-14]
·机组式柔印机与卫星式柔印机成为主[1-14]
·水性油墨在塑料印刷中的应用[1-14]
·100%可回收软包装会成为可能吗[1-14]
·我国收缩膜标签产业面临的市场和机[12-1]
·标签印刷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12-1]
·热收缩包装薄膜发展趋势越来越好[12-1]
·热收缩标签打造新包装潮流[12-1]
·热收缩标签正成为标签行业中最大的[12-1]
·热收缩套筒标签的市场前景广泛[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