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凹印溶剂性油墨转移稳定性的方法

(一)油墨的固含量:如果油墨的固含量低,在不同的印刷速度匹配不同的油墨粘度时,油墨的色相、饱和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影响了印刷质量。油墨的固含量高,油墨稀释率的变化对油墨的色相、饱和度的变化不明显,也就是说,油墨粘度适应印刷机速的范围就会大大的拓宽了。


(二)油墨的细度:油墨的细度决定了油墨的颗粒度,如果颗粒太粗,油墨就极容易堵在网穴里转移不出来,造成了堵塞印版的故障。一般的油墨的细度应在8μm以下转移性能较好(可用细度板检测在细度8μm  处不能有三条或三条以上连续的拉线,如有则视为不合格品)。


(三)油墨的初干性:若初干速度太慢会影响油墨印刷流平。初干速度过快,细小的文字和线条以及层次版的高调部分就容易干版,造成油墨转移困难和转移稳定性差,(初干速度是指在温度25℃、湿度65%的室温下,将油墨样用0~150μm的刮板刮样后,30秒时目测刮板的“未干长度”。一般正常“未干长度”在30~60㎜)。


凹印油墨在印刷前必须用溶剂进行稀释,考虑到溶解性和干燥速度,印刷中经常不使用单一的溶剂,大多数为混合溶剂。所选溶剂应对油墨中树脂释放性好,这样才不会在高速的印刷情况下发生“堵版”。通过混合溶剂的不同比例还可以调整油墨的干燥速度,避免了细小文字或线条的“干版”故障。凹印油墨如误用了溶剂会使油墨发生凝胶,呈色不良,在印刷时出现脱落、堵塞印版等现象。


影响油墨印刷效果与树脂的种类、油墨的粘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印刷材料、车间的温湿度以及印版网穴深浅、加网线等因素有关,但当这些因素一旦恒定,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粘度。粘度是印刷中应密切注意的问题,它与流动性是息息相关的,粘度适合是保证油墨具有良好的传递性能、得到优良印刷质量的关键。如果油墨粘度太小,可能会引起墨层不平实、不光滑、印品发虚、出现晕圈,印迹出现“拖影”,当印刷在光滑的表面时,会降低油墨的附着力。油墨粘度太大,则易出现印迹残缺不全、文字或线条笔划变细等故障。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