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四成超限塑化剂祸起包装“迁移”

广泛使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严禁添加到食品中,但允许使用在食品等包装容器中,很容易产生迁移,我国卫生部门对3种塑化剂的最大迁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


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地200份食品检测中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塑化剂,一种87份样品超限,另一种16份食品超限,共占样品比例逾四成。这份发布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上的相关数据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密切关注。


“涉及检测的相关食品,都是在杭州市场上随机购买,且是出厂检验合格、并准予销售。”杭州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工作人员樊继彩博士说,包括食用油、油炸食品、茶叶、面制品、茶叶、木耳等消费者常购买的产品。


检测结果显示,塑化剂在油脂类产品中比非油脂类产品中更容易溶出,且在食品中的污染较普遍,不止来源于包装材料,在食品的生产、运输以及保存过程中都有迁移。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介绍,生煎包、油条等一些油煎类早餐,放在塑料袋后受高温和油脂影响,都会出现塑化剂迁移而超限。“有的塑料袋本身质量差,甚至用的是回收塑料,特别容易出现这一问题。”


塑化剂的危害引起了研究机构和环保组织的担心,研究指出,超量接触可能对环境、人类生殖系统和激素功能都造成影响。2011年,台湾曝出饮料人为添加,数百种产品“沦陷”;2012年,白酒塑化剂检出超标,对人体健康危害几何、消费者知情权如何保障也成为质疑焦点。


樊继彩说,堵住了人为添加的可能,迁移的危害也不可小觑。“全球每年塑化剂用量高达820万吨以上,其中大量用于包装,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