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包装安全现状
1、包装材料使用不当
包装材料的卫生级别分为工业级、食品级和药品级。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应达到食品级要求。但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的食品包装制品,因其使用量大、流通快,所以很多不具备生产食品包装制品条件的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不仅生产环境差,而且为了牟取私利,甚至使用工业级原料或有毒有害的再生废料进行生产。特别是塑料制品,利用垃圾站收拣的废旧塑料垃圾、农用薄膜、医院废弃物等回收加工,未经消毒处理,就作为食品包装原料再次用于食品包装的生产并投入市场。这些再生塑料虽然在加工过程中经高温加热,但其中的增塑剂、稳定剂和甲醛等种种有害物质却不能完全去除掉,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长期使用将引起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2、违规添加禁用助剂
以一次性塑料快餐盒为例,许多不法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产品中大量添加工业级的碳酸钙、滑石粉、石蜡等禁止用于食品包装生产的添加剂。更有些黑心企业,将主要原料和添加剂的比例对调,工业碳酸钙、石蜡等添加剂的使用量超过了50%,有的高达80%。这种高填充的快餐盒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乙酸蒸发残渣以及正己烷蒸发残渣检测,指标超标严重,甚至超过国家标准上百倍(国家标准为30毫克/升)。食品温度较高或微波炉加热时,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肝系统病变等,甚至患上胆结石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3、印刷中大量使用含苯油墨
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央视记者在甘肃、青海、浙江、江苏4省对十几家不同规模的塑料彩印企业调查发现,由于甲苯价格低,企业都把它作为调配混合溶剂的主要原料。质监稽查人员随机抽查了7家生产复合型食品包装膜的塑料彩印企业,检测结果显示,7个样品中有5个被检出苯残留超标,涉及牛肉干、奶粉、糖果、卤豆干、薯片等五种食品的包装,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甘肃森杰包装有限公司生产的奶粉袋,苯残留竟超出国家标准10倍多,相当于把奶粉装进了剧毒的口袋。
·柔印中的油墨刮刀[1-14]
·塑料软包装凹印《检验方法》处谋划[10-25]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是传统辊式涂布[10-25]
·丝网刮刀式涂布机在中国发明的[10-25]
·国内大多数医药包装都采用隐形荧光[10-23]
·国内油墨技术的发展趋势[10-23]
·国内油墨企业的特点[10-23]
·苍南凹版制版发展简史(意见征求稿[10-23]
·药用包装的监管同步于药品质量[10-20]
·未来塑料包装在医药方面空间广阔[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