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印迹干燥慢原因及处理方法

油墨是印刷用的着色剂,是印刷的主要原料,油墨对印刷质量的优劣至关重要,当油墨性能不适合印刷时,会引起工艺上一系列故障,严重影响生产的进行和产品的质量。天下软包装首席品管员余佳认为,印刷操作者必须改变油墨的某些性能,以适应印刷的需要,但有些故障不单是由油墨造成的,还与其他因素相关,所以印刷操作者必须认真分析正确的处理。本文就油墨印后过程引发的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有所帮助。  


     印迹干燥慢现象及原因  


     印迹从印版经过橡皮布转移到纸张上以后,一般要求在10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干燥,以利于后色印刷或者成品检验出厂,一旦发生印迹慢干,这不仅使下一色无法套印,而且又极易使印刷品背面粘脏。印迹的干燥有氧化结膜、纸张吸收、水份蒸发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必须正确掌握操作,事先预防。常见印迹慢干的原因有如下方面:  


     (1)纸张PH值在6以下;  


     (2)水斗PH值在3以下;  


     (3)版面水大,墨大造成油墨乳化严重;  


     (4)车间温度低,相对湿度高于75%以上;  


     (5)纸张的吸收性差;  


     (6)油墨内掺入调墨油、撤粘剂等辅助料太多;  


     (7)燥油用量太少。  


     处理方法:  


     (1)为防止印刷品出现慢干现象,应减低堆放印品高度,抖松纸堆,半成品透风可使空气渗入堆放的纸中,缩短其氧化结膜的时间;  


     (2)如印件急需,用原图文印版进行燥油套印,配方为维力油70%,燥油30%;  


     (3)为防止不利干燥的因素,加放适量燥油,燥油的用量为:冬天比夏天多放,后一色比前一色多放,冲淡墨比未冲淡墨多加放。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