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凹版印刷企业静电的防护措施
由于摩擦的存在,消除静电是相对的,因而加强对静电的安全防护,杜绝因静电引起的电击及爆炸和火灾事故,减少静电对产品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塑料凹版印刷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1、环境条件的控制
⑴湿度控制。印刷塑料材料表面的电阻随空气的湿度增大而减少,因此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提高薄膜表面的导电率。但增湿主要是增强静电沿绝缘体表面的泄漏,而不是增加通过空气的泄漏。增湿虽然对塑料薄膜消除静电很有效,但同时由于塑料表面轻易形成水膜,对印刷效果也有负面影响,因此从消除静电和保证印刷工艺的条件考虑,印刷车间适合的温度是18~28℃,环境相对湿度在55%~65%之内较好。
空气增加增湿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塑料凹版印刷需要保证车间的溶剂浓度和生产工艺需要,换风量非常的大,为此适合于印刷车间的加湿方法有:干蒸汽加湿器法和高压喷雾加湿法两类。这两类方法很有特点,可以形成互补。干蒸汽加湿一般安装在车间的中心空调室空气过滤段和送风段之间,车间内不需要另外的管路,初期投资少,湿度控制均匀。由于干蒸汽加湿会在车间湿度提高的同时,约提高车间的温度1℃~4℃,因此非凡适合于冬季及秋冬、冬春季节使用,可以减少车间的送暖时间;高压喷雾加湿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喷雾主机(柱塞泵),将净化处理过的水加压至7MPa,再通过高压水管传送到喷咀,经雾化后以3~10μm的微雾喷射到整个空间,水雾在空气中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汽态,使空间湿度得到增大,并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因此高压喷雾加湿适合于夏季及与春夏、夏秋季节使用,可以减少车间送冷时间。
⑵加强通风和技术防范。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充分及必要条件之一是爆炸性混合物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因此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爆炸、火灾事故的发生。印刷设备的印刷、复合单元内溶剂浓度高、气味大,是防爆炸防火灾的重点部位。印刷机的每个单元内都有底部抽风,通过定时清理底部抽风的滤网,保障抽气畅通,使单元内的溶剂浓度一直保持在爆炸下限以内;通过中心空调器全新风运行,保证车间内的整个空气清新,保障人员安全,溶剂浓度控制无死角。
2、工艺控制
⑴材料选用。虽然国内现在还大量采用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油墨和溶剂,但从国际塑料凹版印刷设备和工艺的发展方向上我们可以看到,水性溶剂、油墨正在快速的代替有机溶剂和油墨,无溶剂复合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相信在国家政策及企业安全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下,不远的将来塑料凹版印刷所采用的油墨、溶剂会被无毒、不可燃介质所代替。
防止静电积累,改善材料性质方面,我们也能够做很多文章,如把一般的橡胶压印辊中添加导电碳黑,使橡胶辊自身具有导电性,使形成的静电及时导入大地;采用金属导管代替塑料溶剂和压缩空气管道;采用金属容器代替塑料溶剂来装运溶剂等。通过材料的选择可以有效的减少静电事故的发生。
⑵抗静电添加剂。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如在印刷的油墨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能够降低油墨的电阻,加速油墨的泄露,但油墨的附着力、亮度会降低,因此极少采用。
⑶工艺过程控制。在印刷、复合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对生产工艺过程中轻易产生静电和轻易造成静电伤害的部位进行整理汇总,通过改善工艺条件来防范静电造成的危害。如通过实践我们知道轻易产生静电的物质有溶剂类的甲苯,油墨类的金墨、银墨、材料类的尼龙等。因此制定出了溶剂从卸车、储存、搬运、分装到使用整个工艺流程的治理;对使用金属类油墨制定了调墨控制、开机检查、运行监护、停机复查等工艺治理;对尼龙膜的使用也制定了相应的印刷、复合的工艺操作规定。通过对不同特性材料工艺过程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降低了静电造成的危害。
3、接地和静电中和器
⑴接地消除法。通过金属导体将具有静电的物质和大地连接,与大地等电位,使物质上的电荷及时消除。但这种方式对绝缘体没有效果。不过由于在印刷和复合过程中,形成静电的绝缘体(压印胶辊、塑料薄膜等)都为运动体,因此通过加装固定的静电毛刷,能够是通过静电毛刷运动的塑料薄膜或压印胶辊上的静电得到及时消除,对静电刷的接地要求必须等于或小于100Ω。
在进行溶剂分装过程中,为了消除溶剂流动中产生的静电,采用接地良好的金属强力吸铁石对金属桶进行间接接地,使溶剂分装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及时消除;为了保证操作者自身不带静电,把溶剂室的铝合金门、门框上进行接地,当人员进出时用手触摸门框或门,使人员身体无静电。
(2)静电中和器。静电中和是利用静电中和器产生电子或离子来中和物体上的静电电荷,原理是消除器的尖端接近带电体时,感应出极性与带电体上静电极性相反的电荷,由此使静电中和。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中和非导体上的静电。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感应式中和器、高压式中和器、放射线式中和器以及离子风式中和器。根据其不同的原理,各类中和器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在放卷部位,由于印刷塑料膜卷随着印刷时间的变化而从大变小,在该处采用离子风式中和器,可以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在不同距离下把膜卷剥离产生的静电得到消除。在印刷进料、出料、收卷部位,采用高压放电式静电中和器来消除塑料薄膜或橡胶辊上产生的静电。而各个印刷单元,由于防爆的需要,采用消静电毛刷来消除压印辊和塑料薄膜上产生的静电。
4、其它的技术和治理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的防止静电造成的的爆炸和火灾危害,在印刷设备的各印刷单元,采用超级细粉二氧化碳剂,通过管道连接到油墨盘的两段部位,能够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内对着火的墨盘进行灭火处理;在复合设备的溶剂盘上部,安装二氧化碳自动灭火器,通过感温探头(一般设定68℃),当探测到高温时自动进行喷淋灭火,防止事故的扩大。
在治理上,我们制定了防静电的治理措施,如:静电消除器班检查、确认制度,即静电消除器与膜、辊直接距离良好,且两段接地线牢固、接地电阻等于或小于100Ω;溶剂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溶剂抽取必须采用溶剂泵,且溶剂泵自身也要接地良好;压缩空气管道必须连接成网并两端接地,接地电阻等于或小于10Ω;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禁止穿合成纤维衣服等等。通过治理制度的落实,有效的杜绝了静电引起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1、环境条件的控制
⑴湿度控制。印刷塑料材料表面的电阻随空气的湿度增大而减少,因此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可以提高薄膜表面的导电率。但增湿主要是增强静电沿绝缘体表面的泄漏,而不是增加通过空气的泄漏。增湿虽然对塑料薄膜消除静电很有效,但同时由于塑料表面轻易形成水膜,对印刷效果也有负面影响,因此从消除静电和保证印刷工艺的条件考虑,印刷车间适合的温度是18~28℃,环境相对湿度在55%~65%之内较好。
空气增加增湿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塑料凹版印刷需要保证车间的溶剂浓度和生产工艺需要,换风量非常的大,为此适合于印刷车间的加湿方法有:干蒸汽加湿器法和高压喷雾加湿法两类。这两类方法很有特点,可以形成互补。干蒸汽加湿一般安装在车间的中心空调室空气过滤段和送风段之间,车间内不需要另外的管路,初期投资少,湿度控制均匀。由于干蒸汽加湿会在车间湿度提高的同时,约提高车间的温度1℃~4℃,因此非凡适合于冬季及秋冬、冬春季节使用,可以减少车间的送暖时间;高压喷雾加湿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喷雾主机(柱塞泵),将净化处理过的水加压至7MPa,再通过高压水管传送到喷咀,经雾化后以3~10μm的微雾喷射到整个空间,水雾在空气中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汽态,使空间湿度得到增大,并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因此高压喷雾加湿适合于夏季及与春夏、夏秋季节使用,可以减少车间送冷时间。
⑵加强通风和技术防范。引起爆炸和火灾的充分及必要条件之一是爆炸性混合物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因此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爆炸、火灾事故的发生。印刷设备的印刷、复合单元内溶剂浓度高、气味大,是防爆炸防火灾的重点部位。印刷机的每个单元内都有底部抽风,通过定时清理底部抽风的滤网,保障抽气畅通,使单元内的溶剂浓度一直保持在爆炸下限以内;通过中心空调器全新风运行,保证车间内的整个空气清新,保障人员安全,溶剂浓度控制无死角。
2、工艺控制
⑴材料选用。虽然国内现在还大量采用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油墨和溶剂,但从国际塑料凹版印刷设备和工艺的发展方向上我们可以看到,水性溶剂、油墨正在快速的代替有机溶剂和油墨,无溶剂复合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相信在国家政策及企业安全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下,不远的将来塑料凹版印刷所采用的油墨、溶剂会被无毒、不可燃介质所代替。
防止静电积累,改善材料性质方面,我们也能够做很多文章,如把一般的橡胶压印辊中添加导电碳黑,使橡胶辊自身具有导电性,使形成的静电及时导入大地;采用金属导管代替塑料溶剂和压缩空气管道;采用金属容器代替塑料溶剂来装运溶剂等。通过材料的选择可以有效的减少静电事故的发生。
⑵抗静电添加剂。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如在印刷的油墨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能够降低油墨的电阻,加速油墨的泄露,但油墨的附着力、亮度会降低,因此极少采用。
⑶工艺过程控制。在印刷、复合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对生产工艺过程中轻易产生静电和轻易造成静电伤害的部位进行整理汇总,通过改善工艺条件来防范静电造成的危害。如通过实践我们知道轻易产生静电的物质有溶剂类的甲苯,油墨类的金墨、银墨、材料类的尼龙等。因此制定出了溶剂从卸车、储存、搬运、分装到使用整个工艺流程的治理;对使用金属类油墨制定了调墨控制、开机检查、运行监护、停机复查等工艺治理;对尼龙膜的使用也制定了相应的印刷、复合的工艺操作规定。通过对不同特性材料工艺过程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降低了静电造成的危害。
3、接地和静电中和器
⑴接地消除法。通过金属导体将具有静电的物质和大地连接,与大地等电位,使物质上的电荷及时消除。但这种方式对绝缘体没有效果。不过由于在印刷和复合过程中,形成静电的绝缘体(压印胶辊、塑料薄膜等)都为运动体,因此通过加装固定的静电毛刷,能够是通过静电毛刷运动的塑料薄膜或压印胶辊上的静电得到及时消除,对静电刷的接地要求必须等于或小于100Ω。
在进行溶剂分装过程中,为了消除溶剂流动中产生的静电,采用接地良好的金属强力吸铁石对金属桶进行间接接地,使溶剂分装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及时消除;为了保证操作者自身不带静电,把溶剂室的铝合金门、门框上进行接地,当人员进出时用手触摸门框或门,使人员身体无静电。
(2)静电中和器。静电中和是利用静电中和器产生电子或离子来中和物体上的静电电荷,原理是消除器的尖端接近带电体时,感应出极性与带电体上静电极性相反的电荷,由此使静电中和。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中和非导体上的静电。按照工作原理和结构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感应式中和器、高压式中和器、放射线式中和器以及离子风式中和器。根据其不同的原理,各类中和器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在放卷部位,由于印刷塑料膜卷随着印刷时间的变化而从大变小,在该处采用离子风式中和器,可以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在不同距离下把膜卷剥离产生的静电得到消除。在印刷进料、出料、收卷部位,采用高压放电式静电中和器来消除塑料薄膜或橡胶辊上产生的静电。而各个印刷单元,由于防爆的需要,采用消静电毛刷来消除压印辊和塑料薄膜上产生的静电。
4、其它的技术和治理防范措施
为了有效的防止静电造成的的爆炸和火灾危害,在印刷设备的各印刷单元,采用超级细粉二氧化碳剂,通过管道连接到油墨盘的两段部位,能够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内对着火的墨盘进行灭火处理;在复合设备的溶剂盘上部,安装二氧化碳自动灭火器,通过感温探头(一般设定68℃),当探测到高温时自动进行喷淋灭火,防止事故的扩大。
在治理上,我们制定了防静电的治理措施,如:静电消除器班检查、确认制度,即静电消除器与膜、辊直接距离良好,且两段接地线牢固、接地电阻等于或小于100Ω;溶剂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溶剂抽取必须采用溶剂泵,且溶剂泵自身也要接地良好;压缩空气管道必须连接成网并两端接地,接地电阻等于或小于10Ω;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禁止穿合成纤维衣服等等。通过治理制度的落实,有效的杜绝了静电引起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关资讯:
·静电的“胡须”、“溅墨”和“云纹[4-27]
·凹版印刷静电的产生原因与对策[4-27]
·塑料凹印中控制油墨的印刷粘度问题[4-26]
·塑料软包装印刷色差的七种因素[4-26]
·高速轮转凹版印刷六起故障分析[4-26]
·柔版印刷与凹版印刷的深入对比[4-17]
·烟包凹版印刷专用水性金墨[4-9]
·烟包框架纸凹版印刷专用水性油墨[4-9]
·凹版印刷印版标准样张打样[3-31]
·凹版印刷的印前工艺的拟定[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