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丝状刀线与油墨有关
刀线产生与油墨粘度有着直接关系.实际生产中,油墨粘度越高,印刷中越容易产生刀线,这类刀线印品上大致呈现两种形式。
第一种刀线呈微细流丝状,一般不会拖太长,间断性出现印品上,微细流丝状刀线起始点大多靠近印刷图案,刀线起始点处一般都比未端粗大一些,实际生产中若不仔细观察,这种微细流丝状刀线很容易被忽略.这种流丝状刀线往往是造成质量事故根本原因,必须引起重视.解诀这种流丝状刀线方法有好几种,这也是印刷员工常用方法,但也要实际情况来定.
a、将一把宽SCm、长,SCm、厚14oum软刀片研磨非常光滑,出现刀线处轻挑一下,正常情况下,这种微小流丝状刀线会到改善.这种操作一般机器运转情况下完成,这就要求必须熟悉操作工来完成,以免容易弄巧成拙,造成不必要损失.
b、最根本解诀方法则是向油墨中加入适量相适应溶剂,以降低油墨粘度,油墨粘度降低后,细小流丝状刀线一般都会消除.这是,溶剂加入后油墨粘度降低,流动度相应提高原故,细小流丝状刀线与流动度变差也相关,这一点须注意.
第二种刀线是以印刷图案为起始点,但刀线集中,比较粗糙,很有规律出现印品同一位置,往往还要延续到下一色,这种刀线容易被发现.出现这种刀线原因是油墨粘度太高,印版上网点转移不良,油墨内助剂随环境温度变化而遭到破坏,特别是当温度过高时,油墨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干固层,时间长了印版与油墨刮刀之间积累墨层就会将刮墨刀顶起,产生这种刀线.解诀这种刀线方法是,首先调整刮墨刀角度,一般情况下,刮墨刀与印版之间角度为60°。
但有些时候可将刮刀与印版角度增大到65。左右,这样刮墨刀压力也相应增大了.同时向粘度高油墨中加入适量相应应添加剂或;容剂,以降低油墨粘度,增加油墨流动性.加容剂时应随容剂走向对油墨进行搅拌,另外一种解诀方法则是油墨槽中放入搅拌辊版筒旋转、搅拌辊也相应旋转.有防止油墨表面结层,也是降低刀线产生一种方法。
以上两个解诀方法相互配合使用,无特殊情况下时候,上述集中粗细不一刀线将会到有效遏制,必须说明一点刮墨刀角度不宜增加太大。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油墨颗粒粗造成印品上出现刮墨刀线[3-20]
·高速印刷时反套印现象解决[3-20]
·凹印铝箔套印过程中的张力控制[3-19]
·非图文区糊版处理方法[3-18]
·印刷墨膜厚而出现回粘/印品粘连[3-18]
·印刷油墨墨膜的白化处理方法[3-18]
·油墨粘度测量操作步骤[3-18]
·刮刀的安装操作注意事项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