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刮刀的使用后清洁及润滑
在安装油墨刮刀之前,无论是新刀片还是旧刀片,都应先对刃口进行研磨,以保证无缺口、无毛刺,刃口角度以25°为宜。我厂通常是先在油石上加几滴机油用于粗磨,然后用1000#耐水砂布同样加几滴机油进行细磨。加几滴机油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摩擦,研磨效果一般都不错,同行不妨一试。
大多数印刷厂常常会碰到印品墨色或淡或浓的现象,特别印刷网目调印品时,这除与油墨转移性有关外,油墨刮刀与印版滚筒夹角也不可忽略,大多数凹印机都可选择45°~65°角。夹角小,印刷墨层颜色深,光泽好,但刮墨效果差,易出现刮不净、图文模糊现象。而夹角过大,则浅网部分有可能无法实现油墨转移,出现诸如带阴影图案主图案印出来了,而其阴影却印不出来等现象。解决方法是调节刮刀位置,并调高刀架位置,尽量使油墨全部转移到承印基膜上。
要调整到最佳角度,还要考虑网穴深度、刮刀位置以及印刷速度等因素。网穴过深,角度就应大一些。
油墨刮刀压力对印品质量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压力大小可根据网穴深度及图文层次等进行调整。如果印版滚筒太长,而且是腐蚀凹版,则施加的压力就要大一些。因为腐蚀凹版网穴深,但图案边缘易出现毛刺等现象。但压力太大很容易将浅网穴中油墨刮掉,造成浅网部分印不出来;而且压力过大还会使接触角变小,难以刮净版面多余的油墨,造成刮刀下油墨堆积,产生刀线。通常情况下,工作状况良好的刮墨系统,接触角以60°左右为宜。
刮刀压力太轻也不行,将会产生拖毛等故障。解决方法是适当向刮刀刃口处即刮刀与印版界面处吹风,吹风可用专门的吹风设施。
油墨刮刀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毛刺、裂口等现象,油墨刮刀不能有效地工作,这时就需要磨刀或更换新的油墨刮刀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刮刀出现破裂现象,可以通过打磨或加垫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一来节约刮刀使用成本,二来也可解决相应的质量故障。
油墨刮刀使用完毕应保持清洁及润滑,通常的做法是:
(1) 使用过的油墨刮刀,用布块沾溶剂清洗干净。
(2) 干燥后涂上机油,装入塑料袋内,放在通风处保存。通常聚酯刀片涂6#机油。
(3) 分类保管,以备今后使用。
综上所述,正确选择和使用油墨刮刀,对于提高凹印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大多数印刷厂常常会碰到印品墨色或淡或浓的现象,特别印刷网目调印品时,这除与油墨转移性有关外,油墨刮刀与印版滚筒夹角也不可忽略,大多数凹印机都可选择45°~65°角。夹角小,印刷墨层颜色深,光泽好,但刮墨效果差,易出现刮不净、图文模糊现象。而夹角过大,则浅网部分有可能无法实现油墨转移,出现诸如带阴影图案主图案印出来了,而其阴影却印不出来等现象。解决方法是调节刮刀位置,并调高刀架位置,尽量使油墨全部转移到承印基膜上。
要调整到最佳角度,还要考虑网穴深度、刮刀位置以及印刷速度等因素。网穴过深,角度就应大一些。
油墨刮刀压力对印品质量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压力大小可根据网穴深度及图文层次等进行调整。如果印版滚筒太长,而且是腐蚀凹版,则施加的压力就要大一些。因为腐蚀凹版网穴深,但图案边缘易出现毛刺等现象。但压力太大很容易将浅网穴中油墨刮掉,造成浅网部分印不出来;而且压力过大还会使接触角变小,难以刮净版面多余的油墨,造成刮刀下油墨堆积,产生刀线。通常情况下,工作状况良好的刮墨系统,接触角以60°左右为宜。
刮刀压力太轻也不行,将会产生拖毛等故障。解决方法是适当向刮刀刃口处即刮刀与印版界面处吹风,吹风可用专门的吹风设施。
油墨刮刀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毛刺、裂口等现象,油墨刮刀不能有效地工作,这时就需要磨刀或更换新的油墨刮刀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刮刀出现破裂现象,可以通过打磨或加垫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一来节约刮刀使用成本,二来也可解决相应的质量故障。
油墨刮刀使用完毕应保持清洁及润滑,通常的做法是:
(1) 使用过的油墨刮刀,用布块沾溶剂清洗干净。
(2) 干燥后涂上机油,装入塑料袋内,放在通风处保存。通常聚酯刀片涂6#机油。
(3) 分类保管,以备今后使用。
综上所述,正确选择和使用油墨刮刀,对于提高凹印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相关资讯:
·油墨刮刀专用钢带[1-14]
·怎样选择油墨刮刀的种类呢? [1-14]
·教你掌握好油墨刮刀的角度和压力[3-17]
·柔印油墨刮刀腔体渗漏原因分析[3-16]
·柔印墨膜针孔的原因与对策[3-16]
·柔印色相不准的原因与对策[3-16]
·柔性版印刷质量控制实践体会[3-15]
·塑料薄膜柔性版印刷的工序质量控制[3-15]
·专家之谈:塑料柔性印刷技术[3-15]
·复合膜的加工方法[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