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印刷效果的几种油墨指数
油墨在印刷行业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印刷产品的色泽以及各种好的效果都可是由各种颜色的油墨来强调体现,凹印油墨本身的各种指数紧密牵连着印刷效果,下面简要的介绍那些影响印刷效果的几种油墨指数:
1、油墨黏度的影响
油墨黏度应与印刷速度相匹配,高速印刷时,油墨的黏度控制在12~15秒之间;中速印刷时,油墨的黏度应控制在16~18秒之间。油墨黏度过高,对印版滚筒的黏附性过强,不利于刮墨刀将版面多余的油墨刮干净,印刷品出现刀线的几率就高。印刷过程中要定时测量和控制好油墨黏度,一般隔20~30分钟测量一次。
2、油墨活性的影响
在油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加入一定量的活性剂。印版滚筒镀铬后也有一定的活性,如果油墨和印版滚筒的活性太高,在印刷时,活性物质就会牢固地黏附在滚筒上,刮墨刀也很难将其刮干净,从而形成刀线。此时先对印版滚筒进行清洗,清除其表面的活性物质,同时在油墨中加入活性减缓剂消除刀线。安美商城供应各种专业油墨。
3、油墨细度的影响
凹印油墨主要由颜料,连结料、助剂等成分组成。如果颜料研磨不充分,颗粒较粗,且不溶于连结料和溶剂中,印刷时停留在刮墨刀口,就会导致印刷品出现细小,不规则的刀线。颜料颗粒的细度对刀线的出现频率有直接影响,例如蓝墨中所使用的颜料颗粒硬度高,即使经过充分研磨也很难达到很细的颗粒度,在印刷过程中就容易损伤刮墨刀或影响刮墨效果,印刷蓝墨时经常出现刀线故障。
4、油墨质量的影响
油墨储存时间过长,溶剂平衡发生变化,引起油墨溶解力降低;或者油墨调配、使用不当,引起化学反应,都会使油墨产生沉淀。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中的沉淀物容易积聚在刮墨刀口引起刀线,需要更换油墨。
5、油墨干燥性的影响
油墨干燥过快,容易出现结皮现象,如果结皮在油墨循环过程中未被溶解,一旦接触到刮墨刀就会黏附在刀口或刀底,产生印刷品刀线。如果油墨循环系统采用的是敞口墨槽,更容易发生油墨结皮、结块现象。为了减少此类刀线故障的发生几率,要经常搅拌墨槽中的油墨;根据需要加入适量慢干剂;如有条件,还可加装密封盖,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印刷品刀线故障。
·使用油墨刮刀应注意什么?[1-14]
·油墨浓度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指标[1-17]
·编织袋印刷品发花,图文轮廓模糊不[1-15]
·印制品出现像针孔一样的空白点,也[1-15]
·油墨颗粒从印刷机上“飞”出来的飞[1-15]
·塑料编织袋印刷品背面蹭脏处理方法[1-15]
·国产磁性绑绳油墨搅墨棒性能说明[1-14]
·磁性油墨搅墨棒和普通国产搅墨棒的[1-14]
·软包装塑料印刷工艺问答[1-13]
·印刷工序控制溶剂残留的方法[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