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刷镀技术现场不解体修复印刷滚筒

  印刷机压印滚筒是决定印刷质量的关键部件。由于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溶液(如润版液、清洗液等)、酸性油墨等会对滚筒表面产生严重腐蚀,异物进入滚筒间产生压坑,从而导致塌陷部位套色不准、印刷质量下降。实践证明,电刷镀技术是现场不解体修复印刷滚筒的有效方法。
  
  工艺流程:表面修整→丙酮除油→去污粉擦洗→电净→清洗→活化(一次或多次活化,取决于基材的种类)→清洗→镀底层→清洗→镀铜(11号铜镀液)→清洗→修磨→清洗→镀面层→清洗→修磨→检验。
  
  因为印刷滚筒的基材和表面状态多种多样,活化溶液、活化方法也是千变万化,底层、面层也各不相同,所以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修复印刷滚筒的过程中,一般用铜层作为尺寸层,因为铜层修磨方便。
  
  因为塌陷深度较大,若用常规镀液进行刷镀,需要交替刷镀多种镀层才能满足尺寸要求。使用镀厚能力强的11号镀铜液,在多数情况下一次刷镀即可恢复尺寸,经修磨并刷镀面层后,即可完成修复任务。
  
  开始镀铜时,因镀液温度较低,应10V电压起镀,随着刷镀时间的延长,镀液温度逐渐升高,在镀液供应充分的条件下,将刷镀电压逐步提高到13~15V,以提高沉积速度。刷镀铜至尺寸符合公差要求,再将镀铜层修磨掉30μm左右,镀面层(如镍、镍基合金、铬等)30μm左右,以满足使用要求。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