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收缩膜标签的凹版印刷工艺
目前.热收缩膜标签的印刷主要采用凹版印刷.使用溶剂型油墨.因为凹版印版精度高.凹版印刷在薄膜上的印刷质量是所有印刷中最好的.墨层厚立体感强.图文层次丰富。而且印版耐印率大.适合长版活.而标签的印量往往都比较大.因此凹印是较合适的。但是凹版印刷制版复杂.周期长.成本较高.易污染。其次是柔性版式印刷.随着柔性版制版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色彩鲜明清晰.具有凹版的厚实和高光泽.以及柔印多采用水基油墨.有利于环保.所以环保要求的提高.柔性版印刷将会有更大应用。另外.胶印和数码印刷也有一定的应用范围.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热收缩膜标签的印刷工艺流程如下:放卷一印刷一检测一纵切一中心缝合一横切一热收缩一成品。
下面就印刷中应注意的问题简要分析一下。
(1)油墨的选用。根据热收缩膜标签材料性能要选用专用印刷油墨,用于热收缩标签印刷的油墨主要有四大类:溶剂型油墨、水性油墨、阳离子型UV油墨和自由基型UV油墨。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溶剂型油墨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水性油墨和自由基型UV油墨。而溶剂型凹印油墨最适合长版活印刷,这使得溶剂型油墨成为目前收缩标签市场的最佳选择。然而,随着收缩标签市场的发展,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小批量、短版活的增多.使得水性油墨和自由基UV油墨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而阳离子型uV油墨由于价格较高.且印刷时比较麻烦.在收缩膜领域的应用较少。
另外由于薄膜本身没有吸附性.收缩标签EpBfJf~g要求油墨具有较强的附着力、柔韧性.还要有相当的耐热性.不能产生“回粘”.油墨中的颜料在高温下不易变色或褪色。因此在选择时要考虑油墨的摩擦系数COF、收缩率、附着力、化学物质的残留和迁移等性能指标。
①COF(摩擦系数):对于收缩标签印刷油墨来说.COF是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标签在容器表面的滑移效率。
②收缩率:油墨的收缩率对于收缩膜标签印刷来说非常关键.它必须与收缩膜的收缩率相匹配。印刷收缩率较高的收缩膜时.要求所用油墨的收缩率也较高.约在60%~70%之间;印刷收缩率较低的收缩膜时.油墨的收缩率较低.约在10%~20%之间。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和阳离子型uV油墨的收缩率均在40%以上,灵活性较高。
其中,阳离子型uV油墨的收缩率和灵活性更高。自由基型uV油墨和EB油墨的收缩率通常低于20%,灵活性稍差一些。因此在油墨收缩率选择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③附着力:由于收缩膜本身吸附性较差,所以要求油墨的附着力较好,溶剂型油墨和阳离子型uV油墨对薄膜材料的附着性良好,且适应范围广泛。水性油墨和自由基型uV油墨由于受到所采用的化学物质的限制,附着力差一些,但近年来已有了很大提高。
④化学物质的残留和迁移:化学物质的残留会影响到包装产品的环保性,因此要求油墨能迅速干燥,避免残留化学物质向印品表面迁移。水性油墨属于环保型油墨,化学物质残留较少且价格比uV油墨便宜。溶剂型油墨中化学成分的残留迁移相对多些。自由基型uV油墨固化迅速,但油墨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向承印材料表面发生迁移。阳离子型UV油墨能够实现瞬间固化,化学物质迁移少,但其价格比自由基型UV油墨贵一些。因此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更环保的油墨相信将会取得更广泛的应用。
(2)印刷时张力的控制。由于薄膜材料容易发生拉伸变形,因此必须对印刷张力进行精确的控制。张力过大,收缩膜易断;张力过小,收缩膜料易飘移,使套色不准。收卷时,收取张力不能太大,卷取太紧,否则会引起薄膜拉伸。
(3)印刷时干燥温度的控制及车间温度的控制。在印刷和干燥时,如何控制好车间和烘道的温度是很重要的。温度过高,会产生在印刷过程中以及印刷后的热收缩,影响印刷和包装质量:而温度过低,易遗留剩余溶剂,干燥不及时,会产生油墨粘到导辊上及印迹被下一压辊粘拉等现象。因此,应在车间机组前后设冷风通道,控制残存余热的影响。
(4)印前检验。在印刷前要对收缩膜料进行检验,对品种、数量以及膜料的外观和物理性能进行核查。如膜料表面要光滑平整,无明显僵块、晶点、孔洞,无过多的皱褶,并且塌边膜料的平均厚度误差要符合要求,在印刷张力下,待印膜料的伸长率应在1%以内。同时要对印刷版进行校检,并进行配墨打样,作好记录。
·无纺布印刷用凹版还是凸版印刷机比[1-2]
·卷筒纸塑电脑高速凹版印刷机主要特[1-2]
·教教你怎么使用凹版印刷机[1-2]
·凹版印刷机的问题解答[1-2]
·塑料凹版印刷的色彩管理流程[1-1]
·凹版印刷工艺设备及操作技巧[12-27]
·彩色凹版的过版工作与单色凹版的过[12-27]
·照像凹版制版工艺流程[12-27]
·油墨的干燥性不当而引起的印刷故障[12-24]
·优质油墨可以降低凹印成本[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