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印版径向圆跳动的原因分析

  对于凹印印版来说,造成印刷时套印不准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印版滚筒表面的雕刻图文尺寸不当,二是由于制造过程产生径向圆跳动。一般说来,雕刻机自动化程度高,图文的雕刻都由电脑控制,加工精度高,第一种问题出现的概率很小,而印版的制造过程出现径向圆跳动误差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印版制造工艺过程需要很多工序和加工设备,每个工序的精度控制都将影响印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它是直径误差、圆度误差、同轴度误差等累积结果的综合体现,下面对印版径向圆跳动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1.印版的制造和使用基准选择导致的同轴度误差
  对于空心版来说,它的制造与使用基准理论上是一样的,都是以印版两端的锥度孔为基准,但是,实际制版加工时要使用车床、磨床、抛光机、电镀机和雕刻机等设备,每台设备用的锥度顶尖与印版两端锥度孔的接触面都有细微差别,因此加工过程必然会产生微小的同轴度误差;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因为凹印机上的锥度堵头磨损而与印版两端的锥度孔面接触不好,或者两个锥度堵头之间存在明显同轴度误差,实际的印版径向圆跳动误差也将随之显著增大。
  对于带轴版来说,在印版制造的工艺流程中,除了筒体的制作工序采用两端的中心孔作为加工基准,完成两端轴颈和筒体外圆面的车、磨加工,后面印版的镀铜、雕刻、镀铬抛光都采用专门的工装假轴作为加工基准来装夹定位及加工。该工装假轴内孔与印版两端的轴颈配合,用螺钉固定在印版的两端面。
  带轴版上机印刷时的使用基准是两端的轴颈位置,制造基准和使用基准的不一致必然产生同轴度误差,带来印版外圆表面的径向圆跳动及动平衡偏差。目前,国内各个制版厂家都回收印刷厂的报废印版,用来翻新制作同类的新印版。如果报废印版的轴颈部位已经磨损,用这个轴颈作为基准制造的新印版,在使用时产生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可能非常大。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翻新印版,最大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居然达到0.18mm。
  2.机械加工误差
  任何机械加工都有合理的允许误差范围,中国油墨刮刀网技术员余佳指出,这是由印版加工的技术要求设定的,实际机械加工误差的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加工机床自身所能达到的精度。操作工人的熟练程度。印版在车、磨、雕刻过程需要多次装夹定位,每次装夹位置、角度及夹紧力的不同带来定位误差等等。控制机械加工偏差可提高印版的最终制造精度,如减少直径方向的尺寸误差、印版外圆面的圆度误差等,都可以降低印版使用过程产生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3.印版的动平衡误差
  现代凹印机速度越来越快,印版也相应做高速的回转,如果印版的动平衡不好,高速旋转时产生明显的冲量变化,引起轴颈、轴承套和轴承等机械部件的磨损加剧,最后必然造成印版的径向圆跳动。因此,加工后的印版都必须做动平衡测试,同时应控制由于制造基准和使用基准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带来的动平衡偏差。
  是我们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印版刚上机安装使用时色与色之间的套印很稳定,但运行一段时间后,某个色组的套印总是不准,更新了轴承和轴套之后套印保持一段时间的准确,而后又出现不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由于印版的动平衡偏差大引起的。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