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的变化引起的套印不准
印刷使用的金属板材,都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将其安装到滚筒上之后,在压印过程及擦版过程中,受到各种压力的作用,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尤其是在长、宽尺寸上的变化都会影响印刷品的套印准确程度。
1.印版厚度与印版表面尺寸变化的关系。
印版在安装时肯定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但在滚筒曲率大的机器上(一般滚筒直径大于450mm),当印版与滚筒形成的圆心角较大时,印版表面的尺寸变形规律并不符合”虎克定律”。在合理的拉力条件下,印版的厚度越厚,表面尺寸变形越大。
当印版安装到滚筒上时,必须要进行人为弯曲。金属物体在弯曲变形时,要产生中和层,曲面里边的部分被压缩,曲面外边的部分是被拉伸的。这样就会造成印版的正、背面具有不同的半径,而外表面受到较大的张力,致使其发生“崩裂”现象,造成印版表面的尺寸伸长。
这种变形值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若滚筒半径不变,则随着印版的厚度增加而增加。二是若印版厚度不变,则随着滚筒的半径减小而增加。
2减少印版产生变形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印版在安装到滚筒上后因各种因素产生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会给印刷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将这种不利影响缩小到最低程度。
(1)装版时应按如下原则进行:装版时尽可能使其位置准确:使用最小的拉力为宜(以印版和滚筒贴合为准):减少拉版、校版的次数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应使用厚度一致的印版。
(2)校正印版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印刷过程中如需要调节印版位置,在操作中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方向明确,宁少勿多,数据准确,用力勿猛。这样才能使经过校正的印版位置趋于准确,否则易造成反复调整,一是浪费时间,二是造成不必要的拉伸变形。
另外,在校正印版之前,应先解除对应力——最大限度地克服版背面与滚筒表面的摩擦力。
只有这样,印版在拉力(或顶力)的作用下,才能顺利地位移,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印版将受到较大的拉伸而产生变形,甚至断裂。
对应力的确定:凡是阻碍印版按需要的方向移动的力都是对应力。若是在滚筒直径较大,印版与滚筒的圆心角较小的机器上,印版只做微量的单边移动,只放松单向的拉版螺钉即可。但是在移动量较大时,必须放松所有的与之有关的拉版(顶版)螺钉,否则印版受到对角线方向的阻力会产生“扭转现象”,非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使印版产生扭转变形。因此,使印版周向移动时要考虑到轴向顶版螺钉的影响,在印版做轴向移动时,要考虑到周向拉版螺钉的影响。
·凹版印刷印版滚筒的加工电镀[10-22]
·分享凹版印刷机出故障的常见问题[10-21]
·凹印机闭环式张力控制系统[10-21]
·凹版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10-21]
·凹版印刷机(凹印机)操作经验之谈[10-16]
·凹版印刷印版镀铬工艺难题解决[10-15]
·凹版印刷印版镀铬的目的是什么?[10-15]
·凹版制版工艺参数的调整优化[10-15]
·塑料薄膜印刷“静电故障”全方位解[10-15]
·凹版印刷“色差”到底怎么解决?[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