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柔版印刷机网纹辊传墨性能的小经验
柔版印刷机中采用的是典型的短墨路供墨系统,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墨槽、胶辊、刮墨刀和网纹辊 四部分组成。其中,网纹辊是柔版印刷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向印版上均匀地传递一定量的油墨,被喻为 柔性版印刷机的“心脏”,它的质量的高低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网纹辊的传墨性能是指其接受、传递油墨的能力及均匀性。网纹辊的传墨性能与网穴的形状、排列角 度、容量,以及网纹辊的线数、制作材料等因素有关。
一、网穴的容量
网穴容量是指网纹辊在正常条件下,单位面积可容纳的油墨量。网穴的容量与深度和开口度有关,当网穴的容积一定时,网穴的深度与开口成反比。一般来说网穴深度是开口的23%~33%(即网穴的开口为 100μm那么它深度在23-33μm比较理想的28%。
60°排列的正六边形网纹辊最佳,这种排列使得单位面积上可排列更多等容积的网穴,在传递等量油 墨的情况下,网穴可以做得小些。 网穴容量的大小对印刷中的网点增大有极大的影响。网穴容量越大传递的墨量就越多,网点易增大; 网穴的容量小,印刷过程中只有极少的油墨被传递到承印物上,可以有效防止网点增大及飞墨现象的发,提高印刷质量。
二、网穴的排列角度和形状
俯视网穴的开口形状有菱形、正六边形,正六边形网穴的开口度较大,因而着墨、传墨性能较菱形好。网穴的剖面形状一般为半球形,这种形状的网穴网壁平滑,有利于油墨的传递。网穴的排列角一般有为 :60°、 45°、30°
45°和30°排列的网纹辊现在一般只用于涂布、覆膜和~些特殊的印刷方面,在普通的柔性版印刷中 已经无人使用。在生产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正六边形网穴60°排列的网纹辊。
60°正六边形网穴,由于其有效的几何形状,使得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且60°排列方式使得 网穴排列紧凑,即在相同面积的网纹辊表面上可以雕刻更多同等大小的网穴,传输更多油墨。通过数学计 算可知,在同样的区域范围内,正六边形网穴所占有的空间面积要比菱形网穴多出l5%,这就意味着正六 边形网穴可以减少l5%的穴深而不影响原有的容量。因此,60°正六边形网穴在传递相同墨量的情况下, 可以雕刻得浅些,有利于油墨的传递。
45°菱形网穴工作性能较好,但其网墙一般为15-20μm宽,使得网穴间隙较大,传递的墨层不太均匀 。而且45°菱形网穴的沟通管路形状具有过深的倾向,太深就会减少油墨的释放、不利于油墨的转移、增 加油墨在着墨孔底部的栓塞,从而加大了清洗的难度。
30°正六边形网穴有较好的释墨性,但网纹辊表面的网墙造成墨刀与网纹辊之间过多的磨损,且网墙 会破坏油墨流动的均匀性。因此30°正六边形网穴很难产生均匀的墨膜。
三、网纹辊的线数
网纹辊的线数是指沿网纹辊轴向单位长度上网穴的个数,它决定了网纹辊传墨的均匀性和传墨量。网 纹辊的线数越高,网纹辊上的墨层就越接近"连续"状态。另外,网纹辊的线数与其容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它对传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网纹辊线数增加时,着墨孔开口面积减小,容量变小,故传墨量也变小。
此外,网纹辊的线数决定了其自身的适用范围。网纹辊的网线数必须与印刷网线数匹配,它们的比例 大约为5:1,对于个别精细产品,这一比例还要更高些。一般来说,在印刷大面积的实地色块或要求不太 高的图像时,考虑采用低线数的网纹辊:而进行半色调或彩色印刷时,需采用高线数的网纹辊,以保证着 墨孔开口面积小于印版上最小的网点面积,从而减小网点的增大但是网纹辊的线数并不是越高越好,线数 很高使得着墨孔着墨后不易向印版释墨,造成供墨不足,实地密度不够而发花。所以,网纹辊的选择不能 只追求网纹辊的高线数,还必须考虑印刷的密度。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不同档次的印刷品来合理选择线数。
·使用油墨刮刀应注意什么?[1-14]
·常规的陶瓷网纹辊清洗方式[10-14]
·陶瓷网纹辊的维护和保养经验[10-14]
·网纹辊拆卸和安装时要小心谨慎[10-14]
·网纹辊安装使用贮藏五步曲[10-14]
·深度了解:刮墨刀装置的两种类型[10-13]
·涂层刮墨刀(陶瓷刮墨刀)使用建议[10-13]
·覆膜故障-纸塑粘合不牢、脱膜现象[10-13]
·印刷油墨干燥慢、稠黏度大怎么办?[10-13]
·辊筒的墨层飞墨现象怎么解决?[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