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收卷后,印品互相粘在一起,印迹粘背
粘连指印刷收卷后,印品互相粘在一起,印迹粘背。
1、产生原因
导致粘作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油墨、溶剂、承印物、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在印刷、复合、分切,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主要是由油墨发粘、温度太高、残留溶剂太多以及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的。
(1)、油墨中的树脂
①树脂软化点。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离低直接影响着印刷墨层的性能。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过低,会使印刷墨层在高温环境下呈微熔状态。从而使印刷产品收份后发生粘连,提离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显然有利于防止粘连,但软化点过高,印刷墨层的挠去性会变差,容易脆裂。
②连结料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为了适应印侧的要或考虑到经济性。印刷时在油墨中常常要加人混合溶剂。每一种连结料都有自己的真溶剂、次溶剂、非溶剂,溶解性越好,就表示连结料树脂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亲和力越大;而溶剂对树脂的溶解性越好,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也就越差,释放性差,残留溶剂多。所以,在配制混合溶剂时,溶剂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圈内,既要考虑到油墨的印刷适性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溶剂的综合释放性。常用油墨连接料树脂所匹配的溶剂的情况见表。
连接料树脂
溶 剂
真溶剂
次溶剂
非溶剂
硝化棉
酯
酮
苯类、醇
聚酰胺
苯类、醇
酯、酮
氧化聚丙烯
苯类
酮、酯
醇
对于同一种类型的连结料树脂来说。树脂的软化点越低,也就愈味着树脂越容易溶解,树脂的脱溶剂性就会越差。从这一方面考虑,也应该相应地提高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
③研磨时间与研磨温度。在加工油墨时,如果研磨时间过长,研磨产生的温度就会过高,导致连结树脂部分变性,也会给粘连带来一定的影响。
(2)、印剧墨层的附粉牢度差。
(3)、印剧速度过快,通风不好。
(4)、收卷压力过大。
2、解决方法:
(1)、控制慢干溶剂的使用和残留溶剂等。
(2)、尽量提高干燥箱的性能,以便能供给充分的热量和风量。
(3)、使冷却辊平滑转动,重卷时,注意纸管和辊的滑动所引起的温度异常上升。
(4)、印刷时或重卷检验时,对于PET等很薄的薄膜要特别注意。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要使印刷完收好卷的薄膜保持直立,不要放倒,否则会造成膜卷的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粘连。
(5)、对于多色印剐夹说.在进行图案设计时就应考虑不能叠色太多,可能的话,可以使用专色里印刷,以防止局部墨层过厚。在塑料薄膜上的印刷图案偏向一侧的情况下。收卷起来的薄膜上有印刷图案的一侧所受到的压力肯定比较大,非常容易造成粘连。因
此,对于这种印刷品尤其注意不要卷得太紧。
(6)、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墨层的附着牢度。
(7)、在塑料薄膜凹印中,含有金属粉的油墨,其墨层凝聚力较弱,附着性差,在很小的压力下就很容易引起枯连。必须充分注意。
(8)、玻璃纸、尼龙或两面都经过电晕处理的薄膜收卷后其背面与墨层相接触时亲和性很强,发生枯连的危险性大,所以,在印刷之前就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当只进行单面印刷时,应调整电晕处理装置,只进行单面处理。
(9)、减慢印刷速度。
(10)、提高干操箱的温度时,印刷后的薄膜必须通过冷却辊充分冷却后再收卷。对于聚烯烃类薄膜一类容易拉伸的薄膜,尤其注意不要卷得太紧。印刷品要在阴凉处保管,在贮存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干燥,保存时间也不宜过长。并应避免在日光直接照射下或在热源附近贮存收卷的印刷品。库房在气候炎热时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1、产生原因
导致粘作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油墨、溶剂、承印物、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在印刷、复合、分切,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主要是由油墨发粘、温度太高、残留溶剂太多以及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的。
(1)、油墨中的树脂
①树脂软化点。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离低直接影响着印刷墨层的性能。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过低,会使印刷墨层在高温环境下呈微熔状态。从而使印刷产品收份后发生粘连,提离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显然有利于防止粘连,但软化点过高,印刷墨层的挠去性会变差,容易脆裂。
②连结料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为了适应印侧的要或考虑到经济性。印刷时在油墨中常常要加人混合溶剂。每一种连结料都有自己的真溶剂、次溶剂、非溶剂,溶解性越好,就表示连结料树脂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亲和力越大;而溶剂对树脂的溶解性越好,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也就越差,释放性差,残留溶剂多。所以,在配制混合溶剂时,溶剂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圈内,既要考虑到油墨的印刷适性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溶剂的综合释放性。常用油墨连接料树脂所匹配的溶剂的情况见表。
连接料树脂
溶 剂
真溶剂
次溶剂
非溶剂
硝化棉
酯
酮
苯类、醇
聚酰胺
苯类、醇
酯、酮
氧化聚丙烯
苯类
酮、酯
醇
对于同一种类型的连结料树脂来说。树脂的软化点越低,也就愈味着树脂越容易溶解,树脂的脱溶剂性就会越差。从这一方面考虑,也应该相应地提高连结料树脂的软化点。
③研磨时间与研磨温度。在加工油墨时,如果研磨时间过长,研磨产生的温度就会过高,导致连结树脂部分变性,也会给粘连带来一定的影响。
(2)、印剧墨层的附粉牢度差。
(3)、印剧速度过快,通风不好。
(4)、收卷压力过大。
2、解决方法:
(1)、控制慢干溶剂的使用和残留溶剂等。
(2)、尽量提高干燥箱的性能,以便能供给充分的热量和风量。
(3)、使冷却辊平滑转动,重卷时,注意纸管和辊的滑动所引起的温度异常上升。
(4)、印刷时或重卷检验时,对于PET等很薄的薄膜要特别注意。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要使印刷完收好卷的薄膜保持直立,不要放倒,否则会造成膜卷的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粘连。
(5)、对于多色印剐夹说.在进行图案设计时就应考虑不能叠色太多,可能的话,可以使用专色里印刷,以防止局部墨层过厚。在塑料薄膜上的印刷图案偏向一侧的情况下。收卷起来的薄膜上有印刷图案的一侧所受到的压力肯定比较大,非常容易造成粘连。因
此,对于这种印刷品尤其注意不要卷得太紧。
(6)、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墨层的附着牢度。
(7)、在塑料薄膜凹印中,含有金属粉的油墨,其墨层凝聚力较弱,附着性差,在很小的压力下就很容易引起枯连。必须充分注意。
(8)、玻璃纸、尼龙或两面都经过电晕处理的薄膜收卷后其背面与墨层相接触时亲和性很强,发生枯连的危险性大,所以,在印刷之前就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当只进行单面印刷时,应调整电晕处理装置,只进行单面处理。
(9)、减慢印刷速度。
(10)、提高干操箱的温度时,印刷后的薄膜必须通过冷却辊充分冷却后再收卷。对于聚烯烃类薄膜一类容易拉伸的薄膜,尤其注意不要卷得太紧。印刷品要在阴凉处保管,在贮存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干燥,保存时间也不宜过长。并应避免在日光直接照射下或在热源附近贮存收卷的印刷品。库房在气候炎热时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相关资讯:
·堵版--油墨的转移率也就随之下降[4-15]
·扒一扒,产生套印波动的原因就这几[4-15]
·塑料凹印刀线的产生原因探讨[4-15]
·凹印“雾版”的处理方法[4-15]
·凹印中这几种拉丝现象很常见,遇到[4-15]
·凹印“串色”,无外乎这么几个原因[4-15]
·软包装凹版印刷刀线故障解决方案[4-14]
·印刷刀线屡禁不止,产品报废!无非[4-14]
·凹印刀线频发?不同宽度的刀线要如[4-14]
·凹印水性油墨堵版、墨色不均、漏底[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