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针孔(“蜂窝眼”或“砂眼”)现象解决
印品的实地周围出现许多小得像针孔一样大小的非印刷区(空白区)-印品呈现许多微小的圆孔。针孔就是油墨“蜂窝眼”或“砂眼”。机械针孔是大小一致的砂眼,均匀地遍布整个印刷品。化学针孔的分布比较凌乱,大小往往也不一样。机械针孔是由于版上的油墨与纸张表面凹进去的一部分面积相接触所致。油墨在着墨辊内干得太快;油墨太稀,尤其是采用快干型溶剂的油墨;油墨膜主薄;以及机械杂质粘附在版上等原因造成的。化学针孔是由于油墨不能适当发润湿承印物的表面,导致印膜形不成平服而连续的膜的现象。耐水的纤维素膜和箔类的表面一般涂有一层涂层,其中含有石蜡、树脂和增塑料剂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柔性凸版油墨所采用的溶剂来说,都是一些表面张力比较高的材料,结果造成表面润湿性差,使油墨缩成麻点或砂眼,出现化学针孔。印刷车间温度太低,湿度太大;油墨中溶剂的溶剂力降低;油墨黏度太小或干性太慢等原因也会造成化学针孔。
解决办法是:
(1)机械针孔 增加油墨的黏度;降低油墨的干性;将承印品印得厚一些。
(2)化学针孔 在油墨中加入防针孔剂-改善油墨润湿性的特殊助剂;提高印刷车间的温度;降低印刷车间的温度,墨斗上加罩;用快干型油墨;将印刷的承印物(卷)先预势一下,也能使其表面改善印刷性能;油墨中加入少量增塑剂可改善润湿性和膜的柔性;加入适当溶剂也可改善润湿性;或者换用新结构的油墨。污物堆积:由于油墨太黏;或者油墨中的干油不适当,促使油墨变稠并在机器上干固。这时应该检查油墨中是否有皮,粗细是否合适;如果油墨太稠而且干性太快,则可用稀调墨油、蜡助剂或浆状撤淡剂混合稀释之。
解决办法是:
(1)机械针孔 增加油墨的黏度;降低油墨的干性;将承印品印得厚一些。
(2)化学针孔 在油墨中加入防针孔剂-改善油墨润湿性的特殊助剂;提高印刷车间的温度;降低印刷车间的温度,墨斗上加罩;用快干型油墨;将印刷的承印物(卷)先预势一下,也能使其表面改善印刷性能;油墨中加入少量增塑剂可改善润湿性和膜的柔性;加入适当溶剂也可改善润湿性;或者换用新结构的油墨。污物堆积:由于油墨太黏;或者油墨中的干油不适当,促使油墨变稠并在机器上干固。这时应该检查油墨中是否有皮,粗细是否合适;如果油墨太稠而且干性太快,则可用稀调墨油、蜡助剂或浆状撤淡剂混合稀释之。
相关资讯:
·丝网印刷过程中主要预防两种有伤害[1-14]
·印刷知识:印刷上光方式有哪些? [1-14]
·胶印印刷品光泽度的影响因素浅谈[1-14]
·酒精润版液提高印刷品质量六大窍门[1-14]
·胶印印刷材料的正确使用[1-14]
·软包装凹版油墨是这么来检测细度滴[1-14]
·塑料印刷油墨常用助剂的作用[1-14]
·同一桶油墨,为什么会印刷出不同颜[1-14]
·这几种复合油墨,各有优缺点[1-14]
·溶剂在凹印油墨中的作用有哪些?[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