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中四套印版合用一满底白版
如果进一步分析制版费用的构成,就会发现,每套印版中,都有满底白版存在,那么,是否可以从节约制版费用出发,四套印版合用一根满底白版呢?
从理论上,满底白版的作用是作为底色,增加塑料薄膜的不透明度,使其他颜色能更好表现出来;由此,满底白版可以通用为一根。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供应商印刷机机械结构的限制,不同直径的印版无法同时用于一台印刷机,所以每套印版中必须有“自己”的满底白版。那如何将满底白版“节约”掉?从可实施的角度考虑,有以下方案:
1.改动印刷机的结构:从现在的印刷机总电机驱动、各机组之间轴传动,改为最后机组独立电机驱动,从而使不同直径的印版滚筒表面线速度都相同。
2.使用白色内复合材料。
3.增加设备:在现有印刷机后加装白版涂布装置。
4.改变印刷工艺,在印刷好其它颜色后,薄膜上机再印刷白色。
从技术角度分析,各方案优缺点如下:
①改动印刷机的结构。
技术可行度:90年代后期开始,欧洲最新的凹印机已经为各机组独立电机驱动。
优点:不改变原有工艺,不增加其设备。
缺点:有风险,对印刷厂机电水平要求高。
②使用白色内复合材料。
技术可行度:小规模试制后证明可行。
优点:无风险,无投资,间接增加印刷机可印色数。
缺点:对白色内复合材料要求高,增加成本;印刷时较难控制颜色。
③在现有印刷机后加装白版涂布装置。
技术可行度:同现工艺无差别。
优点:间接增加印刷机可印色数,不增加材料成本。
缺点:有设备投资;印刷时较难控制颜色。
④在印刷好其它颜色后,薄膜二次上机印刷白色。
技术可行度:同现工艺无差别。
优点:间接增加印刷机可印色数,不增加材料成本。
缺点:设备损耗高,印刷时间长;第一次印刷时较难控制。
在综合以上方案后,决定采取方案2与方案4结合,在生产中根据任务与印刷机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作法。在以后的生产中,类似短版任务共节约总成本的6%。
从理论上,满底白版的作用是作为底色,增加塑料薄膜的不透明度,使其他颜色能更好表现出来;由此,满底白版可以通用为一根。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供应商印刷机机械结构的限制,不同直径的印版无法同时用于一台印刷机,所以每套印版中必须有“自己”的满底白版。那如何将满底白版“节约”掉?从可实施的角度考虑,有以下方案:
1.改动印刷机的结构:从现在的印刷机总电机驱动、各机组之间轴传动,改为最后机组独立电机驱动,从而使不同直径的印版滚筒表面线速度都相同。
2.使用白色内复合材料。
3.增加设备:在现有印刷机后加装白版涂布装置。
4.改变印刷工艺,在印刷好其它颜色后,薄膜上机再印刷白色。
从技术角度分析,各方案优缺点如下:
①改动印刷机的结构。
技术可行度:90年代后期开始,欧洲最新的凹印机已经为各机组独立电机驱动。
优点:不改变原有工艺,不增加其设备。
缺点:有风险,对印刷厂机电水平要求高。
②使用白色内复合材料。
技术可行度:小规模试制后证明可行。
优点:无风险,无投资,间接增加印刷机可印色数。
缺点:对白色内复合材料要求高,增加成本;印刷时较难控制颜色。
③在现有印刷机后加装白版涂布装置。
技术可行度:同现工艺无差别。
优点:间接增加印刷机可印色数,不增加材料成本。
缺点:有设备投资;印刷时较难控制颜色。
④在印刷好其它颜色后,薄膜二次上机印刷白色。
技术可行度:同现工艺无差别。
优点:间接增加印刷机可印色数,不增加材料成本。
缺点:设备损耗高,印刷时间长;第一次印刷时较难控制。
在综合以上方案后,决定采取方案2与方案4结合,在生产中根据任务与印刷机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作法。在以后的生产中,类似短版任务共节约总成本的6%。
相关资讯:
·凹印中印版堵版引发着墨不实故障[5-27]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的成因及对策[5-27]
·塑料薄膜印刷牢度不良的原因[5-27]
·凹版印刷中塑料薄膜套色不准[5-27]
·柔性版印刷操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4-27]
·水性油墨主要以柔性版印刷和凹版印[4-27]
·凹版印刷原理、方式及特点[4-27]
·凸版印刷的原理比较简单[4-27]
·国内塑料凹版油墨以溶剂型油墨为主[4-27]
·谈谈凹版印刷机的大修[4-27]
·凹版印刷机具有哪些优势?[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