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凹印过程中油墨转移不良和网点缺失

油墨转移不良及网点缺失是凹印中常见的且最难区分的故障,因此在处理时应充分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


一、油墨转移不良


在印刷中,因转移性欠佳,导致转移到塑料薄膜上的油墨量达不到原稿设计和标准印刷样的色浓度或色饱和度的要求,出现印刷故障。


产生原因:


1、堵版引起,油墨在印版上的干燥速度太快。


2、选用的油墨不匹配,无法在塑料薄膜上黏结与附着。


3、油墨配方设计不正确,导致油墨颜色浅淡或油墨本身的色饱和度不够。


解决措施:


1、因印刷堵版引起的故障,要分析堵版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2、调换成与之相匹配的油墨品种。


3、改良油墨配方,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原料,如选用色饱和度强和着色力高的颜料及转移性好的树脂。


二、网点缺失


在印刷过程中,印版上均匀的平网因油墨不能流平,网点单独出现,而成滤网状,甚至出现网点缺失。一般从第二色组开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产生原因:


1、油墨黏度或屈服值太高,导致油墨转移性差。


2、油墨干燥太快,在印版上未均匀分布,过早干燥固化。


3、油墨与印版间的润湿性差(表面张力不符),转移后的油墨不容易铺展。


4、刮刀压力大,而印刷胶辊压力不足。


5、印版网线太粗,网穴间隔大,油墨不易铺展。


解决措施:


1、降低油墨的黏度,提高油墨的转移性,建议使用凹印油墨专用的20#助剂。


2、调整刮墨刀架的位置,使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的间距缩短。


3、使用慢干溶剂,降低油墨干燥速度,提高网点增大率。


4、调整刮刀压力和印刷胶辊压力。


5、重新制版,以改变网穴形状及角度。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