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型聚酰胺塑料凹印油墨的调配原理

 油墨的印刷适性包括印刷作业适性和印刷质量适性两方面。油墨的印刷作业适性要求油墨与相应版型、机速、印压和承印物相适应,油墨的印刷质量适性是指转移到表面的墨膜所显示的固着、干燥、颜色及成膜后的光泽、牢度、耐抗性等各种保证印刷效果的性质。通常把油墨所表达颜色效果的方面称做墨色,把除墨色之外的其他与油墨印刷适性有关的方面称做墨性。油墨印刷适性的调配主要是解决墨色和墨性与印刷效果之间的优化匹配。塑料凹印油墨由于油墨结构和印刷版型、承印物、印刷品用途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墨色和墨性与印刷作业和印刷质量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调墨任务比较繁重,根据笔者在油墨设计和应用指导方面的经验,本文就对常用的溶剂型聚酰胺塑料凹印油墨印刷适性的调配原理和方法进行论述。  
2  调墨色  

  (1)解析原稿,确定颜色。  塑凹墨调色是针对原稿的色样进行的,为了减少调色的盲目性,必须首先对原稿的色彩进行剖析,即对原稿色彩是由色料三原色经什么比例混合而成作出判断。目前,解析原稿主要是采用仪器测色和目视比色相结合的办法,仪器测色是使用分光光度计、光密度计、电子分色仪等仪器测得原稿色的光密度值或三刺激值,得到表征色彩的量化数据;目视比色是根据原稿色结合经验判断形成原稿色所需三原色的定性范围。由于仪器测色比较复杂,并且色彩毕竟不是纯粹的物理现象,而是物理和人体视觉生理心理的综合反映,亦即印刷色彩的最终效果是取决于人眼视觉心理体验,所以,在实际墨色调配中采用目视比色会更直接更方便,仪器测色只是用于色彩的标准分析。  

  (2)基墨手调,刮样比色。  根据对原稿色彩分析的结果,配制理想的三原色油墨(基墨),根据实际调墨的经验,塑凹基墨除红、黄、蓝之外,还应该包括基墨黑、白。调色时,首先,准确称取所需基墨适量(如10g),用调墨刀挑取各基墨少许于玻璃板上调配均匀,目测调配墨色与原稿色,边测边调,当所调墨色与原稿色相近时,可取所调墨于刮样纸上进行刮样,仔细对比面色、底色、墨色,如此经过调色、刮样、比色的反复而细致的工作,直至所调色与原稿色完全一致。然后,再准确称量所剩基墨的量,以所称基墨的起始量减去基墨的剩余量,这一差值可初步作为调配原稿色所需各基墨的量,再以此量称取各基墨进行调配、刮样、比色,修正所调墨的墨色与原稿色相符,最后以此小样比例采取逐量放大得到所需墨量。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