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机油墨黏度控制器的功能与特点

 自动黏度控制器是凹印机油墨循环系统中较为先进的附加设备,系统可根据气动隔膜泵的负载采集黏度信号,然后对比设定值,发出添加、停加溶剂的信号。当黏度上升时,隔膜泵的负荷增加,排气装置与接触开关发生信号的频率减少,给溶剂电磁阀发送打开信号,开始添加溶剂以稀释油墨;当黏度下降时,隔膜泵负荷减小,排气装置与接触开关发生信号的频率增加,并发送电磁阀闭合信号,停止添加溶剂。  

  功能与使用


  1.黏度控制器的功能与特点


  (1)一机多用


  单一机组即可完成油墨循环、搅拌、黏度测量和控制等工作,稳定的油墨黏度可以减少印刷故障;气动隔膜式结构更安全;系统结构紧凑,机身轻巧,便于搬动和安装;安装、移动简单,只要将吸墨管、出墨管分别放入墨盘或墨罐即可;可靠地控制黏度,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可与其他装置一起使用。


  (2)节省油墨


  使用黏度控制器可降低15%~20%的油墨消耗。实际对比可以发现,假如油墨设定黏度为17.5s(3#察恩杯),采用人工添加溶剂的方法控制油墨黏度,油墨黏度变化范围在15.25~20.75s之间,既不稳定,又很难控制;而采用自动控制黏度器能够自动、及时补充溶剂,并将黏度精确控制在17.5~17.6s之间,两者差别之大,一目了然。


  黏度控制器一般带有自动清洗功能,且节约清洗剂,用2~4升溶剂运转30秒左右即可完成系统的清洗。


  (3)减少油墨稀释带来的色彩变化


  由于黏度控制及时、准确,保证了印刷套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黏度控制器的结构与安装


  黏度控制器由溶剂桶、副油墨桶、输墨管(吸墨管、出墨管)、循环泵及控制系统组成,与印刷机的安装方法有两种,溢流式循环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适于用墨量较大的生产;直接循环控制方式如图2所示,适于用墨量不大的生产。


  3.黏度控制器的操作与规格


  (1)连接


  接通电源后将气管连接到控制器上,溶剂管接到电磁阀并固定好。


  (2)操作准备


  按照需要用黏度杯人工调节油墨黏度后,将混合好的油墨倒入墨槽和收积油墨的副油墨桶中,然后分别将带有夹子和过滤吸盘的墨管置于墨槽上和副油墨桶中。开机后油墨开始循环流动,油墨搅拌均匀后,测量并调整黏度,设定黏度显示值(PV)和黏度设定值(SV),根据具体情况设定黏度宽容范围(超出设定范围,系统自动报警)。


  (3)规格和参数


  以东芝MS黏度控制器为例,黏度控制范围为12~30s(3#察恩杯);油墨循环量为1.8~3.9  升/分和3.2~8.8升/分;副油墨桶有10~20升和21~50升两种规格。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