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油墨的常规检验项目与检验方法

  目前油墨行业主要应用QB/T  2024-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1046-91凹版塑料薄膜油墨以及GB/T  13217.1~13217.8-91凹版塑料油墨这3个标准检验油墨,不同油墨品种因后加工工艺与要求差异很大,进行检验的项目也有所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油墨的检验项目比较

注:圈代表行业标准要求的项目


  颜色
  一般的做法是通过肉眼比较,来判断油墨的颜色差异。将标准油墨与试样油墨在刮样纸(或者印刷基材)上,用刮刀(或者丝棒)刮样或者展色的办法制样,然后在标准光源下进行对比评判。
  近年来一些企业也开始采用色差仪来辅助分析比较。应用色差仪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可以客观表述颜色的差异,给出颜色差异的具体数据;二是解决了标准油墨存放一段时间后的色相变化问题(任何油墨标准样品的存放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且油墨的流动性随着保存时间增加有所改变,这样会导致标准颜色不标准的情况)。
  
着色力
  以定量标准白墨将试样和标样分别冲淡10倍,对比冲淡后油墨刮样的着色力,以刮样后30秒内所反映的墨色为准,用百分数表示。测试白墨的着色力,则采用黑墨冲淡比较。
  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以上的操作比较烦琐,可以直接根据对比刮样的颜色强弱来判断,但要注意原墨稠度对刮样颜色的影响。
  
细度
  细度反映的是油墨中颜料颗粒研磨的程度和分散状况,一般用微米来表示,目前流行的细度检验有两种方法。
  一是国家标准制定的检验方法,采用0~50μm的细度板,将油墨置入刮板细度仪的50μm处,然后双手持刮墨刀,将刮墨刀垂直横置在试样的边缘,在3秒钟内匀速刮下,立即观察细度板的凹槽中颜料颗粒集中点,一般不超过10个颗粒,以此来判断油墨的细度。
  二是外资油墨企业经常采用的检验方法,采用0~25μm的细度板(也有的运用双槽的细度板),将油墨置入刮板细度仪的25μm处,双手持刮刀,将刮刀垂直横置在试样的边缘,3秒钟内匀速刮下,读出同一槽内出现3根或3根以上连续线的位置,记为油墨的细度。
 
 黏度
  国家标准中规定使用涂4号杯黏度计(QND-4型),用手堵住漏嘴孔,将搅拌均匀且调至25±1℃的试样倒入黏度计,用玻璃棒将多余的气泡和试样刮入凹槽,松开手指的同时开始计时,当试样的流丝中断并呈现第一滴时停止计时,此时秒表指示的时间即为油墨的黏度。
  一些油墨厂也采用察恩杯来测量油墨的黏度,一般进行的步骤是在20~25℃的条件下,把察恩杯浸到油墨中,然后迅速从油墨里提起,同时按下秒表,当油墨出现滴状流动时按下秒表,此时的读数即为油墨的黏度。
  以上两种测量油墨黏度的方法,在原理上是相似的,主要用于油墨黏度指标的控制与检验。但要注意,一般来说,涂4号杯黏度计比较适合测量15~70秒的范围,同时要将涂4号杯黏度计调至水平;察恩杯应选择10~40秒之间的黏度杯,同时要记录选用的察恩杯的号码。油墨的数量较少时可将察恩杯的小孔堵住,然后倒入油墨进行测量。
  在实际凹印油墨的研究与开发中,特别是研究油墨的印刷与转移效果,还要使用旋转黏度计,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数显的旋转黏度计。
  
初干性
  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及一定时间内,油墨印迹中的有机溶剂以一定的速度挥发,致使不同厚度的墨膜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性质为初干性,以“毫米/30秒”表示。
  国标规定的校验方法是:将试样油墨放置在0~100μm的细度板的100μm处,用刮刀迅速刮下,开始计时;将刮样纸对准细度板的0μm处,在30秒时,把刮样纸放平,用胶辊由细度板的下端往上推,立即揭开刮样纸,用直尺测量未着墨迹的长度。
  在实际测量油墨时,要选择在密闭的空间,防止不同风向和风力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测量环境的温度不同,油墨的初干性差别很大,在实际中也要记录检验环境的温度,这样使得检验的数据对今后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对于干燥比较缓慢的油墨或者在室温很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0~50μm的细度板(或者是0~25μm的细度板)来测量。对于干燥速度非常快的油墨或者在室温很高的情况,可以缩短测定时间。
  
附着力
  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圆盘剥离试验机来剥离,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烦琐。
  比较简易的操作是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待干燥后,用透明胶带黏附在墨膜上,然后揭开胶带。用20mm的半透明毫米格纸覆盖在被揭部分,计算被剥离的油墨层所占的格数。
  不同胶带的剥离力差异很大,国内一般运用相对剥离力比较强的20mm熊猫牌胶带。

  
表面张力
  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待干燥后,用3.8×10-2N/m的表面张力处理液(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体积比)=54.0:46.0)在墨膜上涂布6cm2,在2秒内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的表面张力值达到3.8×10-2N/m。
  
溶剂残留量
  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一般取面积为200cm2的样品,置入输液瓶中用反口塞紧,在80±2℃的恒温烘箱中保温30分钟,用注射器抽取1ml瓶中的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
  凹印油墨的行业标准规定烘箱的温度是50±1℃,但是GB/T  10005-1998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复合膜、袋的标准中规定的是80±2℃,我们建议采用后者。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