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过程中冷却辊粘脏了怎么办好呢?

凹印技术交流最后一版,印刷过程中冷却辊粘脏了怎么办好呢?


金墨的印刷适应性是比较优秀的,但有时候不注意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故障。这个故障发生在金线条叠印黄底子后,由于金墨附着牢度差,容易粘到冷却辊上。上夜班时,机长认为这种活比较好印刷,就把印刷速度提得较高。黄底子版耗墨量大,油墨更新快,油墨印刷适应性好。金墨遮盖力强,正常叠印一般不会出现叠印不上的问题。金墨叠加后墨层太厚,剥离增加。如果烘干不彻底,或者冷却水的温度不合适(偏高)都会影响金墨的附着牢度。


  从纸张凹印工艺来看,依次印完色墨后最后罩一遍光油。中间色组叠印油墨太厚就容易造成附着牢度不够,在加上金墨的冷却效果不好直接影响其附着牢度。夜班抽样时不容易发现,其实把样张侧着光线一看就明白了。原来冷却辊发热了,粘满了金墨,烘箱吹风温度太低,金墨没有充分干燥。机长停机了,把冷却辊上粘的油墨彻底清除,调节烘干温度,机速调到合适的速度,问题就解决了。有的比较粗心机长用硬的墨铲把冷却辊弄伤了,就更容易粘脏了。


  接下来我想就"浅色边框印刷的轴向和周向等粗线条表现明显差异"的问题谈一谈制版和印刷方面的改进意见。


  几乎所有的边框印刷品在轴向和周向表现有差异,只是浅色墨印刷时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有一个2m左右的边框周边压金底子。无论排版方式怎样,其周向和轴向表现力是不一样的。沿轴向浅黄墨越印越浅,且线条表现得细一些;周向方向浅黄线条顺刮墨刀方向润湿效果好,油墨转移正常,线条明显比轴向要粗。再者印版在轴向和周向支撑刮墨刀的面积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一个必然的差异。


  预防的措施有下面几条:从设计方面看,有很多烟包的设计风格喜欢用一些细的等粗线边框,这正好是凹印表现力比较困难的一面。实际上可以从设计上回避这类浅色细小的线条。制版工艺方面,可以利用金墨遮盖力强的特点,把压印边做足0.5m以上,实际等于加宽了线条的粗细。这样轴向即或有压印不实,金底也可以遮盖住。油墨方面,可以采用提高色浓度降低油墨黏度的办法,改良印版上的油墨与刮墨刀的润湿性,这样在轴向和周向油墨转移量差异就缩小了。此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适当增加印版的深度,特别是对比较厚的纸张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最后介绍一下静电故障。一般静电发生在冬春季节,天气比较干燥,高速运转的纸张与金属辊摩擦时积累了静电,静电蓄积到超过一定的容量时就向周围的导体放电。从印刷样张上看特别是一些细的线条周围生成丝状物,初看上去好象是刮墨刀拖脏,更换刮墨刀后没见到好的效果。更为严重的是纸张积累电荷后容易造成裁单张分纸收纸困难,甚至会造成堵车。最为严重的是纸张上的电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点火花,如果溶剂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引起爆炸。预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