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变稠变稀的原因分析
在生产工艺实践中,我们发现,一般油墨都具有一定的触变性、共主要表现为油墨一经搅动、摩擦后即变得稀薄,使流动性增大,而把它静放一段时间后,油墨又会恢复到原来那较稠的状态。如粘度较大的油墨,在外力的搅动下,其凝固状态遭到破坏,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静止状态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凝固状态渐渐增加,当重新开机时就会影响墨斗中油墨的正常流动,甚至出现不能传递现象。另一方面,油墨在印刷机墨斗和胶辊上,经过转动摩擦,其温度升高,于是流动性、延展性也随之增大,直至转移到印张上后,由于外力消失,其流动性、延展性减少,随之由稀变稠,从而保证印刷墨色的清晰度。此外,气温低时,油墨就显得稠;反之,油墨就变稀,流动性就增大。当机器长时间处于停机状态,墨斗中的油墨也会由稀变稠逐渐恢复原状,这些都是油墨触变性的正常现象。
相关资讯:
·使用油墨刮刀应注意什么?[1-14]
·铝箔包装袋的性能与应用调查[4-3]
·油墨中过多的残留溶剂来源[4-2]
·印刷的油墨在套印时咬色的原因[4-2]
·油墨刮刀大讲堂:教你保养刮刀[4-2]
·塑料油墨刮刀的三种特点[4-2]
·油墨刮刀的售后服务[4-2]
·调整油墨刮刀的压力问题[4-2]
·油墨刮刀清理和保养[4-2]
·POP专用平版油墨[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