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印包装

铝箔纸的印刷工艺

铝箔纸的印刷工艺  
  1.铝箔纸的印刷工艺  
  印刷环境的温度对墨层的干燥速度起着较大的作用。当温度较低时,印品干燥速度相对缓慢,干燥所需时间也相应增加。  
  为了使墨层“不干”现象不致于过分严重,铝箔纸印刷时对温度有一定要求。理想的环境温度是在25℃以上。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印刷,有利于墨层的干燥,操作起来较为方便。倘若自然温度(例如冬季)达不到一定要求,则可动用必要的升温设施。因为较高的环境温度能加快墨层内物质分子运动的速度,有利于墨层内植物油和氧气接触而产生膜层,从而增快氧化、聚合反应的速度而达到加速墨层干燥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墨层干燥的过程亦是一个放热反应过程,其反应产生的热量又进一步促进了墨层的干燥,从而形成了墨层加速结膜的良性循环。这对印迹干燥、墨层完整转移是大为有利的。铝箔纸最好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印刷,这对印品的干燥,防止粘脏有好处。我们知道,墨层的干燥首先要使其内部的水分蒸发,因为水分具有阻碍和抑制墨层干燥的作用。  
  只有待水分蒸发后,墨层才能有效地进行氧化、聚合反应,直至最后干燥成膜。而墨层中水分蒸发的速度与其所处的环境湿度具有直接的关系。当环境湿度增高即空气较为潮湿时,墨层中水分蒸发的速度就显得缓慢,墨层干燥时间就增加。  
  反之,当环境湿度降低,即空气较为干燥时,墨层中水分蒸发速度就相应加快,墨层干燥时间就相应缩短。  
  另一方面,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印刷,空气中氧气的活动性就显得不那么活跃,会直接影响墨层对氧气的吸入,导致氧化结膜过程即干燥过程缓慢,这是环境温度影响墨层干燥的另一个原因。  
  2.采取防粘脏措施  
  ①增加燥油放入量。我们在印刷铝箔纸的时候,油墨中应适当增加燥油用量,利用其对油墨的催干作用,加速墨层的氧化、聚合反应,促使墨层干燥凝固,防止粘脏故障的发生。  
  ②掌握好印品的堆放量。由于铝箔纸印品极易粘脏,印品润湿的墨层在纸张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更易发生此类故障,故掌握好印品的堆放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说,都应采取晾夹板措施,以尽量减少每刀纸张因重力而形成的对墨层的压力,防止出现纸张表、背面粘脏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刀纸每次的堆放量一般掌握在30张左右为宜。  
  ③版面保持最小量的水分。纸张对水分的吸收是胶印印版上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铝箔纸在不太吸收油墨的同时也显得不太吸收水分。  
  因此,我们在印刷铝箔纸时,水斗内所消耗的水量是很少的。为此,我们可在版面不挂脏的前提下保持版面最少量的水分,以免冲淡墨色及印下来的墨层“不干”而粘脏的弊病发生。同时,版面较少的水分,对保持墨色鲜艳,提高产品质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3.印刷油墨不宜过稠  
  与普通纸相比,铝箔纸表面光滑得多,其对油墨的吸附性能也明显差于普通纸张。因此,当印版上的油墨经橡皮布最终转印至铝箔上时,如果所使用的油墨较稠厚,常常会发生油墨在铝箔纸上“印不上”或“印不足”现象,这主要是油墨与橡皮布的吸附力远远大于油墨与铝箔纸的吸附力之缘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调墨油把油墨适当稀释,通过增加油墨的流动性来降低橡皮布与油墨之间的吸附力,使之能在压力的作用下顺利地转印到铝箔纸上。  
  4.印品处理  
  前面已述,铝箔纸特有的平滑度及其非吸收性的性质使之失去墨层初期固着干燥的过程,墨层只能附着在纸张表面期待着较为缓慢地氧化结膜,这就决定了墨层在刚印到纸张上后,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固着和干燥的特性。这个性质不得不使人们在这一段时间内不能去搬动或者搓动刚印下来的纸张,否则极易造成纸张表、背面粘脏。再则,即使在墨层已固着在纸张上的一段时间内,因其还没有彻底氧化结膜,也要避免纸张间的相互搓动。如在这段时间内搓动纸张,墨层虽不会被粘脏,但随即会出现搓动擦痕,这种情况同样会使墨层受损。只有待墨层基本固着,结膜干燥后,此类状况才会消除。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