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选择和控制油墨的印刷适性

  正确选择和控制油墨的印刷适性,对提高包装印刷产品的质量,追求完美的包装印刷品意义重大。应注意选择和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使之适合于印刷工艺及承印材料的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印刷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油墨的印刷适性主要包括油墨的流变性、触变性、粘度、流动度、渗透性、转移性、颜色等。油墨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时,施印过程中有利于油墨顺利、均匀地转移,同时一旦印在纸张上后,油墨由稀变稠,保证印迹的清晰度,特别是针对网点、文字、线条版印刷,可避免油墨在纸张上浸润、铺展;
  
  油墨的粘度过大时。拉丝性强。易形成印刷中的层现象,在高速印刷表现更为明显,很容易引起纸张的脱粉、拉毛或分离现象,会使油墨转移发生困难。油墨粘度过小,流动度增大,也会造成印刷品上脏,印迹面积扩大、清晰度下降;印刷品色相的准确程度和鲜艳程度是由油墨颜色所决定的,在彩色印刷中,油墨的颜色关系到印刷复制品的色相和色调层次是否符合原稿的要求,印刷品颜色不准确,将影响产品质量。另外,除选择和控制油墨的印刷活性,油墨的耐光、耐热性在包装印刷设计中也应引起足够重视。油墨的耐光耐热性,是指印刷物表面的图文墨层在光源照射下,和在一定湿度范围内,相对地保持不变色的性能,它是油墨固有的化学性质。油墨在混合、冲淡(加黑、白墨)后耐光性大大降低,印刷后很易褪色。这也是专色印刷中许多淡底色易于褪色的原因。


  目前,一些包装印刷产品的淡底色存在褪色问题,大大影响了包装印刷产品的使用效果。由此,合理运用油墨的耐光性对提高包装印刷产品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首页

返回

拨打手机